滬教版八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2
(2)如收集到的樂曲是器樂曲,則可演奏為主,如是聲樂曲則以演唱為主,而不管是歌曲還是樂曲,演唱演奏均只須主旋律,或只唱奏1、2句,或根據學生的選擇自學。。
(3)聽賞交流可以從音樂向其他知識拓展,如與歌(樂)曲的人文地理知識相聯系。
題三 活動建議:
1、此歌有許多編寫版本,多種版本的演唱速度、力度、和聲都各有差異。教材選取的是較為簡單的一種。主要的要求是唱好旋律,必須通過6/8節拍的律動及強弱對比,唱出旋律的起伏,以表現出沃爾塔瓦河奔騰不息的壯觀場面。
2、 學唱的要求可略低于歌唱部分的要求,可以聽唱為主。
3、因為是填詞曲,因此要把詞先念流暢,也可鼓勵學生自己填詞。
課時建議: -三課時
內容安排 (供參改)
第一課時: 欣賞《沃爾塔瓦河》
第二課時: 欣賞《藝術天地》的內容 // 學《長江之歌》
第二課時: 繼續唱《長江之歌》// 拓展部分
第二單元 情感——鑄造藝術的靈魂
主題構思:
藝術是情感的結晶,藝術創作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藝術家情感運動的過程,從而又以藝術作品喚起欣賞者的情感共鳴,“情感”是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組建這一單元,旨在使學生從感情上認識到藝術的審美是通過情感的激發進行的,從而在感情上更熱愛藝術。
本單元組材有以下特點:
1、 廣泛性。 不僅選取很大數量的經典作品,還選取了近年來創作的優秀通俗作品。
2、興趣性。把學生可能不感性趣的藝術作品以有趣味的方式結合,展示,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如:第五課《美麗的傳說》。
3、主題性。不僅在人文主題上比較集中,在知識點上也比較集中。第四課表現了人與人的關愛,以通俗音樂為主;第五課表現了純潔、崇高的愛情主題,以傳統藝術形式為主。
須說明的是:其實,任何藝術作品都能表達情感的。即使是一首描繪性音樂,也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傾向與價值取向。為了突出藝術的情感特征,組建了這一單元,并非否定其它單元作品中的情感特征。在教學時可以融會貫通。尤其在單元論壇中可以啟發學生結合所學作品闡述。
第四課 心 靈 的 呼 喚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看、奏、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藝術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特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關心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2、通過欣賞《讓世界充滿愛》與《酒干淌賣無》等歌曲,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中表現的人間真愛,激起內心的情感共鳴;用歡快流暢的情緒唱《地球是一個美麗的圓》,表現“和平、友愛、共進”的主題;用各種實踐手段表達人間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3、了解有關通俗音樂、器樂小品的音樂知識。
教學內容與教學建議
一、 音樂長廊
(一)、欣賞:《讓世界充滿愛》
1、內容介紹
這首由郭峰(1962—)作曲的組歌是為1986年國際和平年而創作的,也是電視藝術片《為了和平》的插曲。首演時有全國一百多名歌手聯袂演唱,盛況空前。隨即不脛而走,傳遍全國。全曲采用大型變奏曲式,運用重唱、獨唱、合唱和器樂多種手段,熔傳統音樂、現代作曲技法與通俗音樂于一爐。旋律兼具民族音樂音調特點和通俗音樂重復的表現手法,自然而又給人以難忘的印象。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小顆粒”式的旋律,頗有熱愛和平的人們走到一起來的意境,感喟的下行音調顯然來自杰克遜的《天下一家》。第二部分平緩而虔誠的音調則流露出對世界和平的追求與向往。(摘自《中外名曲辭典》)第三部分速度變快,頻繁的切分音使音樂具有鮮明的通俗音樂風格,情緒轉向歡愉,色調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