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力度 柔和 較強 中強 逐段加強
調式 大調式 五聲調式 大調式 小調式
音色 女聲、童聲 男聲 童聲 男聲
情緒 優美深情 堅定有力 柔美、天真 深情流暢、明朗有力
4、回憶上節課兩首歌曲,用分組的形式,每組負責一首歌,分析。
5、欣賞〈〈海洋與辛巴德的船〉〉
(1)、由〈〈一千零一夜〉〉故事導入,請同學講述故事
(2)、欣賞
第四單元:錦繡江南
無錫景(2課時)
課 型: 學唱、欣賞相結合的綜合課
教學內容: 歌曲《無錫景》、《太湖美》
樂曲《紫竹調》
【教學理念】 嘗試在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網絡,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聲情同步、形聲并茂、時空統一的多媒體音樂世界。
通過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多種信息呈現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學等形式,引導學生去感受美、欣賞美和理解美,啟迪學生去想象美與創造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能力,建構起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音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能在音樂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充分發展他們的藝術創造才能,切實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設計思路】 充分發揮學科整合優勢,根據學生的實際基礎,在自由欣賞、交互欣賞、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習音樂。
【教材分析】 錦繡江南、風光旖旎、人文薈萃,這里的富饒美麗,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映射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江南的音樂,如同江南的山水般秀麗柔美。本單元引領學生比較集中地感受我國民族音樂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樂的魅力。
本課選用《無錫景》、《太湖美》、《紫竹調》,讓學生充分體驗江南音樂的特色風格。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江南民歌和民間音樂,增強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和家鄉的熱愛。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完整充分的聆聽中體驗江南音樂的風格。并通過歌唱、交流、創造等音樂活動,進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知識和技能:了解江南絲竹的有關知識,認識絲竹樂器。能用歌聲表現歌曲的基本風格和情感。
教學重點: 音樂欣賞和演唱
教學難點: 用歌聲唱出《無錫景》親切溫柔、細膩秀美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