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第3課 欣賞《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白帆》、《海港之夜》和交響曲《海洋和辛巴德的船》,感受大海的變化多姿,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的情感,感受交響曲的藝術特點。
2、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嘗試用揚長、演奏、舞蹈、朗誦等形式創作、表演大海。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表現歌曲
教法、學法:聆聽、演唱、感受、表演、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兩首歌曲《大海啊,故鄉》和《天藍藍,海藍藍》,今天,我們將繼續欣賞一組表現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吧。
1、童聲合唱《白帆》
(1)、先聽錄音。思考:歌曲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幾部曲式?旋律有什么變化?
(2)、討論這是一首天真、柔美的童聲二部合唱,描繪了白帆在藍色海面上飄蕩的美麗景色,表達了少年兒童祝白帆乘風遠航,又帶歡樂回到身邊的美好愿望。歌曲為大調式,單二部曲式,前段較為活潑,后段較為舒展。
(3)、再次聆聽,跟唱旋律。
(4)簡單介紹莫奈法國畫家,印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2、男聲合唱《海港之夜》
(1)、帶著問題聆聽a、歌曲的風格b、旋律有什么特點c、描繪了怎樣的情景d、分為幾個部分e、演唱形式的變化
(2)、解答問題a、這首歌具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音樂風格。b、旋律深情流暢,明朗有力,將進行娶與抒情歌曲的特點融合在一起。c、歌曲描繪了海風吹拂、歌聲輕吟的寧靜的海港之夜,表現了即將出征遠航的水手熱愛生活的情感。d、e、歌曲為小調式,主部和副部兩部分組成。主部用獨唱形式,副部第一遍用重唱,以二邊為合唱,使人聯想起開始時一名海員拉著手風琴在歌唱,后來海員們逐漸加入重唱、合唱的情景。
(3)、再次聆聽,輕聲跟唱
(4)、作者簡介3、剛才我們欣賞了《白帆》和《海港之夜》,同學們能不能分析比較一下這兩首歌曲在內容情感和音樂表現手法有什么不同?
曲目 《大海啊,故鄉》 《天藍藍,海藍藍》 《白帆》 《海港之夜》
內容 表達了人民熱愛大自然、故鄉和媽媽的情感 描繪了大海潮起潮落的壯觀景象,表現漁民不怕風浪、不畏艱險的精神 描繪了白帆在海面飄蕩的景象,表達了兒童美好的祝愿 描繪了寧靜的海港之夜,表現了即將遠航的水手熱愛生活的情感
節拍
節奏 舒展 舒展與密集 舒展與密集相間 較密集
旋律 平緩 起伏較大 多小跳和級進 多大跳
速度 稍慢 中速稍快 中速 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