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新文化運動教案
材料三:(蔡)多次拜訪(陳獨秀),他去陳的住處拜訪陳時,因陳習慣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門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著年齡小他一輪的陳獨秀醒來……
蔡元培請陳獨秀來北大任文科學長。他又請剛從美國留學歸來、提倡白話文的胡適、任北大教授。蔡元培還聘請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主任兼教授,聘任提倡新文學的劉半農任教。他又請第一個向中國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夏元栗任理科學長。這批新文化運動頒獎和學術界精華的到來,使北大成為當時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批新文化的戰士。同時,蔡元培也任用些學有專長而思想守舊的人,如劉師培、辜鴻銘等。
原因:1、蔡元培的學術方針;2新文化運動的干將匯集北大;3《新青年》遷到北大。
牛刀小試
1、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針的實質d
a、鼓勵學術研究,緩和政治派系矛盾
b、聽任各種思想的自由發展
c、讓具有各種思想的學者前來任教授
d、倡導和傳播資產階級文化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沒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為北大;沒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為蔡元培。
2、(08廣東文基)陳獨秀在<青年雜志>創刊號上宣稱”批評時政,非其旨也.”這預示著新文化運動b
a、純粹是一場學術文化運動
b、將思想革命作為救國的根本
c、旨在推翻當時的共和政體
d、以陳獨秀的右傾思想為指導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1、材料中的“德、賽兩先生”的含義是什么?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賽先生——science——科學——自然科學、科學精神
2、西洋人“鬧了哪些事”才到了光明世界。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
3、材料中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什么內容?
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1、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我們一起老看一下下面的材料,說說它們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哪一內容?
材料一: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摘自魯迅《狂人日記》
材料二:“……這腐舊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共和國的倫理、文學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凈凈不可。否則不但共和不能進行,就是這塊共和國招牌,也是掛不住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陳獨秀
重點解析:新文化運動為什么要把斗爭矛頭指向儒家傳統道德?
思考:近代前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和激進派對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這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同點:維新派將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和中國傳統儒學相結合,宣傳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