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3)時間:1992年10月。內容:(1)十四大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確立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意義:以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為標志,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4)1997年召開的中共xx大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關系:會議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把它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中國共產黨章程》,正式確立其為黨的指導思想。
【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88下面兩幅插圖和[歷史縱橫]。
【信息解讀】 1989年在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xx年中共xx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史料應用】 3.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過程及精神實質。
答案要點 (1)過程:①1989年在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②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③xx年中共xx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它是涵蓋各個方面的系統的科學理論,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關鍵在于堅持與時俱進;它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核心在于堅持黨的先進性;它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本質在于執政為民。
思考:你認為哪種說法更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p87)
方法點撥 分析社會發展階段應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這一科學論斷,要符合國家的實際情況。
答案要點 黨的十三大提出,中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充分了解國情基礎上的一個正確判斷。“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觀點超越了我國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發展階段,屬于“左”傾思想的表現。
【變式1】 xx年在廣東視察時,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下列關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準確的是( )
a.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
b.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c.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題應完整準確地闡釋“三個代表”的概念。中國工人階級是中國人民群眾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也代表著中國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利益。
一、本課測評
思考:簡述鄧小平理論形成的主要過程,并分析其意義。(p89)
方法點撥 結合教材所學知識簡要回答即可。
答案要點 1982年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87年十三大規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一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系統概括。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完善了鄧小平理論。1997年xx大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鄧小平理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指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