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變式2】 對鄧小平理論歷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幾種觀點,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b.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而形成的
c.是開創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旗幟
d.是新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最新的旗幟
答案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鄧小平理論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的理解,需要把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進行對比記憶。d項內容是對“三個代表”的歷史地位的理解。
二、學習延伸
閱讀以上材料,請回答:“三個有利于”標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義?(p89)
方法點撥 分析“三個有利于”的內涵,看看是否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
答案要點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之一,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忽視甚至排斥商品經濟和市場的作用。因而把整個經濟統死,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產力,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如鄧小平所說:“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掌握“三個有利于”標準,對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資”姓“社”問題上的困惑,進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擾,推進改革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變式3】 鄧小平說:“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①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 ②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可以相互借鑒 ③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④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發展生產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只是講市場與計劃和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不涉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所以排除含③④的選項。
課程標準 課標追問 要點提示
概述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概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認識其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 1.簡述鄧小平理論的內容及意義。 (1)內容:①主要內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④發展動力:改革開放;⑤外部條件:和平與發展;⑥政治保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⑦戰略步驟:三步走戰略;⑧黨的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⑨依靠力量:最廣泛的統一戰線;⑩祖國統一:一國兩制。
(2)意義:
①鄧小平理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②是引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
2.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及意義。 (1)內容: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③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