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材料三 我們必須從理論上搞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不在于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經濟。
——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對比材料三與材料一、二,文中所闡述的思想有何發展?說明了什么問題?
(3)據以上材料指出,鄧小平的上述言論與十一屆三中全會方針是否一致?為什么?你對此有何認識?
答案 (1)否定以計劃和市場作為區分是否社會主義的標準,初步提出用市場方法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2)更明確地提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不在于市場與計劃,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說明鄧小平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在實踐中得到發展。(3)一致。因為其符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目標。認識:鄧小平的探索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黨和人民的重大認識問題,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了思想理論依據。
12.最近,國外一位學者提出了“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的觀點,某中學歷史學習小組借用這句話設計了下面這張主題演講的圖片。
問題:
(1)1978年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為什么中國的1978年會被視為21世紀開始的標志?
(3)你如何評價圖片所體現的主題?
答案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可從三方面展開。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如:1978年后確立了對內改革的戰略決策, 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計劃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等;從世界的視角來看,如:1978年后確立了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國融入世界,加入wto等。從21世紀的視角來看,如:21世紀全球進入了急劇變化的新時代,中國成為21世紀拉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影響國際格局變化以及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所有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歷史性轉折等。
(3)略
解析 第(1)問只要按照要求回答即可。第(2)問要注意角度,如中國角度、世界角度等。第(3)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是在解答時一定要依據圖片信息提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