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一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析“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百家爭鳴”的含義、作用。了解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諸家的代表人物;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
2、過程與方法:史料研析、問題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階級分析法分析諸子百家的主張,認識諸子百家的主張中有利于構建當今和諧社會的成分。
重點難點
“百家爭鳴”;孔子、孟子、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自主學習
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原因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體原因
①經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階級關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想文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義:
所謂“百家爭鳴”是指代表當時不同階級、階層、學術流派的思想家,宣傳自己的政治、學術主張,攻擊反駁不同的及對立的主張,互相辯論。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諸子百家
(一)儒家
1、創立:春秋晚期的孔子
(1)思想主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教學
(3)文化典籍
2、發展:戰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
(1)孟子的思想主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的思想主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