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c 《樂》 《春秋》 d 《論語》 《孟子》
二、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 子貢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qǐng)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誨,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慧則足以使人。”
——《論語》
材料二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
材料三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荀子》
請(qǐng)回答:
(1)從材料一中歸納,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什么?
(2)從材料二中歸納,孟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3)從材料三中歸納,荀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4)據(jù)以上材料概括出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