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第一節 實踐及其作用學案
(2)作用:生產實踐對人類社會的______________ 起著 _________作用。
第一,生產實踐決定著人類社會的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生產實踐決定著各種____________的形成和發展;
第三,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政治、教育、科學、藝術等實踐活動的_________。
(3)重視生產實踐的現實意義。
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 → 樹立勞動觀點,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
②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代表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要求,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p116-1)
2.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
(1)主要內容:(p116-2)…… 其中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是 生產關系。
(2)重要作用:推動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p117-2)
3.科學實驗
(1)含義: …… 它既包括__________ 的實驗,也包括改造__________的實驗。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8)其作用集中表現在提高________和改造________的水平上。表現為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科學實驗建立 ________,進而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二是由科學實驗中獲得 ________ ,直接用于物質生產。
小結: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____。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
4.其他實踐活動:教育活動、藝術活動等。
三、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這種決定作用表現在四點)
1.實踐是認識的 _________ 。(產生)
①認識是適應_____________而產生的;② 認識是在_________________中發生的。
[判斷說理]
(1)實踐是認識的一個來源。 (2)實踐出真知,每個人只有靠實踐才能獲得知識。
[解析] 從認識總體上說,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 而個人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一條直接經驗(是指通過親身實踐而獲得的知識、經驗),二是間接經驗(是指從他人那里主要是從書本上獲得的經驗)。 通過讀書獲得間接經驗并不否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書本知識在我為間接經驗,在別人仍為直接經驗,也是由別人(前人)親自實踐獲得的。(如地圓說,麥哲倫等花了3年多時間的環球航行獲得的)而且,要真正理解書本知識,還有待于自己的實踐。認識的產生是“源”,知識的傳授是“流”,不能把認識的來源和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混為一談。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_____________。(發展)
① 實踐的發展不斷提出 _________________ ,→ 提供_______________, → 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② 實踐的發展提供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3.實踐是認識的________________。 認識的目的是把認識應用于實踐,去指導實踐。(不為實踐服務的認識是毫無意義的)
4.實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標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