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第一節 實踐及其作用學案
人們只有在實踐中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一,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這是我們追求的 ____________。
達到這兩個境界,就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
[基本原理] 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
原理內容: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包括改造____________和改造____________。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_________;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_________;通過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_________的能力。在這種互相作用之中,人們不斷地改善著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實現著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和人自身的不斷完善這樣雙重的目的。
方法論意義: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維方法,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總之,實踐對社會發展和人類認識起決定作用,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自覺投身社會實踐,定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是當代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人們在實踐中才能認識世界,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為社會做出貢獻。
第八課 自覺投身社會實踐 練習
一、選擇題:
1.(10全國)XX年10月6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時間10月7日2 時46分,一顆編號為XXtc3的小行星將由蘇丹北部上空進入地球大氣層并發生燃燒。后來的觀測表明,XXtc3如期而至,時間誤差只有15秒。對小行星撞擊地球進行如此精確的預測,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表明
①預測所依據的理論和數據的正確性得到觀測實踐的檢驗
②預測被證實佐證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
③預測所依據的理論不僅具有普遺性,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
④預測被證實,說明真理是客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0•黑吉遼)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人們對它充滿無限遐想。為了解木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國預計于XX年8月發射新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對木星的科學探測活動將進一步佐證
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直接動力
②現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展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展
③實踐發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
④嚴密的邏輯和精心的準備能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0•廣東) 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