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復習二
(2)方法論: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地看問題
2聯系的條件性與可變性原理
(1)原理內容聯系是具體的現實的有條件的,隨著條件的改變,聯系的性質與方式也會改變
(2)方法論: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3.原因和結果關系的原理
(1)原理內容 :原因是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結果是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在每事每物的具體因果聯系中,原因和結果有嚴格區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因果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
(2)方法論: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反對倒因為果,倒果為因。
(3)錯誤傾向 :認識事物時,反對只看到客觀原因而看不到引起的結果;反對在總結經驗教訓時不去分析其產生的客觀原因。
4.整體和部分關系的原理之一
(1)原理內容 :唯物辯證法認為,當各部分以優化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會得到最大的發揮。
(2)方法論:要重視優化結構
5.整體和部分關系的原理之二
(1)原理內容: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中,整體總是處于主導地位,整體統帥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2)方法論:樹立整體觀念,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6.整體和部分關系的原理之三
(1)原理內容:整體 由部分組成,整體影響部分,部分也制約整體,在一定的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2)方法論: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7.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的原理
(1)原理內容 :①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離不開運動;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運動。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開物質,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離開運動談物質或離開物質談運動都是錯誤的。
(2)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3)錯誤傾向 : 既要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又要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
8.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內容 :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2)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又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
(3)錯誤傾向 : 反對割裂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的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否認運動絕對性,把世界說成是絕對靜止不變的形而上學觀點;一是否認相對靜上,借口事物的運動變化,把事物說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論。
9.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1)原理內容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水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就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2)方法論: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3)錯誤傾向 :我們應反對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靜止觀點(反對形而上學用靜止地觀點看問題);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和安于現狀的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