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
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提示:做事情要善于創新反映的是哲學的發展觀;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傾聽是對人的尊重也是一種涵養;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人們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需要哲學智慧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引〕前面的三個活動都說明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那么通過上面的事例分析,哲學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解析:
(1)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2)人的三對關系: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補:哲學上說的世界包括客觀世界(即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主觀世界(即人的思維)。
學生活動:《田忌賽馬》中的田忌為什么能以弱勝強?
(在于田忌善于思考,他能夠從雙方實力的分析中找到對策,通過重新組合實現整體實力的增強。這里就蘊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整體與部分的聯系等哲學觀點。)
舉例: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敬畏自然--圖騰崇拜、唯心主義哲學;掠奪自然--人的崇拜,唯心主義哲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發展觀、唯物主義哲學
3.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舉例:電影《墨攻》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學生活動:p4的活動材料,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一個同學運用一般的思維方法,第二個同學運用了創造性思維。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觀不同、指導思想不同。正確的思維方法、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哲學的本義)
舉例:“河面上告示”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簇擁著她的劍橋在學的要人說,河里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接口說:“陛下,它們并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于游泳的。”
2.哲學的任務(作用、功能)
──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學生活動:閱讀p1/5,思考哲學的任務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你能否舉例加以分析。
具體來說:“兩個看待”+“三個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