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
學生活動:人人都有世界觀,但是世界觀是否就是哲學呢?
(不是,世界觀是人人都有,是零散自發的)
(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5-1/6,完成下表。
世界觀
哲學
區別
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特點
零散、自發形成的
自覺形成的、系統化、理論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聯系
a.哲學與世界現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
b.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
錯誤傾向
a.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
b.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情
注:
哲學與世界觀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學生活動:投影展示一組為人處世的觀點,請學生選擇分析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具有不同思想觀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人的思想觀念決定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反映著人的思想觀念。類比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2)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具體科學的內容
學生活動:閱讀p-1/6—1/7,歸納出具體科學的內容,并舉例說明(借鑒世界的組成結構)。
(1)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
舉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
(2)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
舉例:文藝學、倫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
(3)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
舉例:心理學、邏輯學等。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共性與個性)
(1)區別
a.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
b.哲學則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舉例:生物學中的遺傳和變異、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倫理學中的義與利;反映到哲學上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觀。
(2)聯系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學生活動:閱讀p8活動材料,思考牛頓為什么會發生前后的差異?(補充牛頓的貢獻材料)
(唯物主義世界觀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唯心主義世界觀阻礙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頓不相信上帝,是不會得出“第一推動力”的結論的。牛頓工作的得失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否則,科學研究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