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
20.(XX年江蘇)辨析: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比勞動更重要。
20.〔答案〕(1)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這種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作用日益突出。
(2)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統一的,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因此,我們既要尊重知識,又要尊重勞動。
21.(XX年四川)材料一XX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繼續加強‘三農’工作。28個省(區、市)全部免征了農業稅,全國取消了牧業稅。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對產糧大縣及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XX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糧食總產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增產1454萬叱,達到48401萬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XX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
材料二 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前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價格平均上漲幅度粗略計算,農資漲價至少使全國農民增加生產性物質投入390多億元,糧食平均每畝物質投入比XX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運用認識論原理,說明我國現階段加大中央財政支農這一決策的合理性。(10分)
21.[答案]①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隨著實踐不斷深化和發展。②這一決策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我國農業實踐形成的正確認識。③這一決策已經對當前農業問題的解決和農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④這一決策在農業實踐中逐漸形成,將隨農業發展的實踐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