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生價值
◇哲理結論13: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的關系。
這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因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2)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第三學時 本課學習內容自主探究(三)
第三框題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一)、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是從創造的角度來看的
◇課堂探究14(p102):(1)這段話.為什么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2)為什么有些人雖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還是覺得不開心、不幸福,甚至認為生活沒有意義?
◇探究提示:(1)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一個人在勞動中為社會創造的財富越多,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
(2)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人雖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但如果不在勞動中創造價值,不能走出自我的狹隘天地,不想奉獻他人和社會,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哲理結論14: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
在這里主要闡釋了為什么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共講兩點:
(1)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造價值。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意味著他為滿足社會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強。
(2)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
(3)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思維拓展::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表現,是人之為人的內在本性。
◇課堂探究15(p103):(1)為什么雷鋒把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2)一個只想著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會幸福嗎?一個沒有親情、友情和愛心的人會幸福嗎?
◇探究提示:(1)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雷鋒把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具體表現。
(2)一個只想著自己吃好喝好玩好,一個沒有親情、友情和愛心的人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哲理結論15: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
課本主要是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講的
(1)走不出自我的狹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獻他人和社會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2)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朋友,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世界,積極投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教材“專家點評”主要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及根本目的。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闡述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但人們為社會創造價值和奉獻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只要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作出了貢獻,就是幸福的人。
(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