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習
【答案】章君的子孫們應當時時刻刻把繼承章君的志向(辦好義塾)作為自己的事業,不要以私心使自己富有。
【參考譯文】
龍淵義塾記
明.宋濂
龍淵也就是龍泉,為避唐朝皇帝李淵名諱更改成現在這個名字。相傳這個地方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至今還有溪水名叫劍溪的在那里。這里山高河險,與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遠,有的達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將近一半的路程。鄉間子弟沒有上學的地方。章君的祖輩曾經把這事當作一塊心病,后來謀劃創立桂山、仙巖兩處書院,因為沒有土地、田園、房屋等不動產,不久都廢棄了。章君非常痛心這件事,和眾人商議說:“沒有田產就沒有書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節約常日的花銷,而用節余的錢財購買田產達一百五十畝。他妻子家的人陳京兄弟聽說了這件事,用曾祖父適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畝多地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擇地官山險要的地方,創立了燕居來供奉先圣孔子,先師顏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師。后來又開辟了正義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則鳴鼓,聚集眾多賢士來約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關系。在書院前建造大門,上書“龍淵義塾”,用磚鋪筑道路,是東西通達。書院四周灌木叢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蔭,亭亭如蓋十分繁茂的樣子。
每年聘請品行端正的人士來作講師。眾多學生學業長進者,每月有獎賞;才學出眾家境貧寒的,則資助他以成學業;那些不能遵循教導的,就懲罰他們。田賦的出入收支,掌管書塾的臨時務全由他們負責。每天的用度都有記載,一月一考查盈虧,每年兩次一軋賬,有節余的就另外存貯起來,更多的置地以擴充產業。在石華、象溪兩地再設立別的私塾,用來教育陳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們長大了,就到龍淵學習。這就是大致的情況。
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石抹公聽說了這事非常贊賞他的義舉,在郡內下令免除他法律規定的徭役,使他們沒有什么要上繳的。章君后來列出了這些條款;按條依序刻寫在石碑上,又擔心后人不能夠堅持執行到底,就派人請我寫下了這篇記。
那些古代修建書塾的人,雖然在學校規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導民眾走正派、匡正世風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這方面有所見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財富吝惜家產來作為自家殷實的策略,于是建書塾聘請老師,以便能夠繼承先輩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遠,功勛廣大。陳京兄弟樂善好義,來助他成就事業,如若不是來到書塾這浸潤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這地步呢?章君的子孫們應當時時刻刻把繼承章君的志向(辦好義塾)作為自己的事業,不去在人們中間生出是非而引發爭端,不去培植朋黨相互比試互見高低,大概就不會辜負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這樣,章君的書塾就能夠代代相傳,讓后人受用無窮了。
(選自《文憲集》,有刪改)
11、(08高考上海卷)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誕先之約,以有此尋也。是時秋也,故曰“秋尋”。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積,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缽也;比之夏,如辭貴游①而侶韻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恥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燈也。天以此時新其位置,洗其煩穢,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動曰“悲秋”。予嘗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嘗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紙上,予悲夫悲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