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fù)習(xí)
夫窮天下之物無不得其欲者,富貴者之樂也。至于蔭長松,藉豐草,聽山溜之潺灄,飲石泉之滴瀝,此山林者之樂也。而山林之士視天下之樂,不一動其心。或有欲于心,顧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獲樂于斯。彼富貴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樂爾。惟富貴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貧賤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兩得,亦其理與勢之然歟。今李侯生長富貴,厭于耳目,又知山林之為樂,至于攀緣上下,幽隱窮絕,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謂多矣。
李侯折節(jié)好學(xué),喜交賢士,敏于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見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其物未必可貴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子以志其事,俾世知斯泉發(fā)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廬陵歐陽修記。
1.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后得張又新《水記》,載劉伯芻、李季卿所列次第 次第:等級次序
b.李侯折節(jié)好學(xué) 折節(jié):降低身份,屈己下人
c.至于蔭長松,藉豐草 藉:憑借
d.今李侯生長富貴,厭于耳目 厭:滿足
答案 c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組是 ( )
例:而又新所記,以龍池為第十
a. 以此知其所失多矣
b.李侯以鎮(zhèn)東軍留后出守廬州
c.因以其水遺予于京師
d.其物未必可貴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
答案 c
3.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開篇交待浮槎山的地理位置、名稱及其來由,并附以佛教、道教之說,給浮槎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b.陸羽在論水的品質(zhì)時,認(rèn)為山中泉水是上品,而山泉之中又以似乳汁噴流的和石池之中清流四溢的泉水為最好。
c.作者認(rèn)為李侯是一個賢士,是因為李侯在登浮槎山時發(fā)現(xiàn)上等的山泉后,送至京師給自己引用,可謂情真意切。
d.文章既寫浮槎山水之美,又寫李侯游賞之樂;既笑張又新的狂妄多失,又贊陸羽的善言山水,行文開合有度。
答案 c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上有泉,自前世論水者皆弗道。
譯文:
(2)其言雖簡,而于論水盡矣。
譯文:
(3)俾世知斯泉發(fā)自李侯始也。
譯文:
答案 (1)這個山上有泉水,以前談?wù)撍娜硕紱]有提到過這里的泉水。
(2)他的言辭雖然簡潔,卻把水質(zhì)的品論說透了。
(3)讓世人知道這浮槎山的泉水是李公瑾最早發(fā)現(xiàn)的。
5.作者在文中從三個方面贊揚了李侯。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