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習
④輟耕之壟上(司馬遷《陳涉世家》)
“之壟上”是動補短語,“之”是動詞,“去”“往”的意思,“壟上”是補充說明“之”的處所。因此“之”是一個實詞,而不是虛詞。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后置句,“于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于”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后置句,“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③何以戰(《左傳•曹劌論戰》)
是賓語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詞“憑借”的意思。
④豎子不足與謀(司馬遷《鴻門宴》)
是省略句式,“與”后面省略了賓語“之”,“與(之)”是介賓短語,“與”是介詞“和、跟”的意思。
⑤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蒲松齡《促織》
是被動句,“為”表被動,是介詞“被”的意思。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對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勢。
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東山》)
“矣”和“思”處于對應位置,由“矣”是語氣助詞可推斷“思”也是語氣助詞。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難》)
“乎”和“哉”處于對應位置,由“哉”是表感嘆的語氣助詞,可推斷“乎”與“哉”同義。
【基礎知識梳理】
一、 字音
1.《蘭亭集序》
癸guǐ丑 會kuài稽jī 修禊xì 游目騁chěng懷 娛yú樂 悟wù言 萬殊shū 合契qì 嗟jiē悼dào 彭觴shāng 放浪形骸hái
2.《赤壁賦》
壬rén戌xū 裊niǎo裊 漁樵qiáo 扣舷xián 正襟jīn危坐 蜉fú蝣yóu 橫槊shuò 愀qiǎo然 匏páo樽zūn 釃shī酒 嫠lí婦 麋mí鹿 旌jīng旗 窈yǎo窕tiǎo 幽壑hè 江渚zhǔ 桂棹zhào 舳zhú艫lú 扁piān舟 枕藉jiè
3.《游褒禪山記》
梵fàn語 廬冢zhǒng 仆pū道 窈yǎo然 怠dài而欲出 罕hǎn至 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 王回深父fǔ
二、 字形
1.《蘭亭集序》
契約 楔子 彭觴 碭山 悼念 掉包 綽約
2.《赤壁賦》
壬戌 戊戌 戍邊
船舷 弦外之音 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