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習
我坐船從常山出發,一路總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觀賞的。但眼睛看到的,來不及問名字,點點頭罷了。只有叮囑船夫當船經過七里灘時,一定要告訴我。過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見云端兩座山峰挺拔對峙,急忙呼叫船夫說:“這不是釣臺嗎?”船夫回答說“這就是了!”迫近細看,人們所說的兩臺,實際是兩座山峰。兩臺東西對峙,相隔大約幾百步,聳立在江邊,高幾千尺還不止。險峻的山巖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態高傲。山峰上的樹多是松樹,疏疏落落各處種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態;它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條游動的龍,水波流動,那樣子好像要飛起來。山峰下面,嚴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當日垂釣,應該就在這里,本來就沒有登上山峰去釣魚的道理。
這山既奇特秀麗,環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堅持不同意。不能勉強他,于是對這山行一個禮,船繼續航行。于是我的腳不能夠去游覽而眼睛去游覽了。低頭抬頭之間,陣陣清風慢慢吹來,說不出名字的香氣,從四面山峰傳來,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覽了。船夫說七里灘水質很好,嘗一嘗確實是這樣,那么我的舌頭也游覽了。一會兒,隨著船行進,山峰轉過去,就望不到了。轉身坐在船艙中,恍惚間好像離開船登上岸,像撥開草尋找石級,像整頓衣服站在最高處,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靜像文人,有的雄偉挺拔像武夫,非常像東漢云臺眾位將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覺得與嚴先生比較,卻都處在下風了,這是我的精神游覽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為安定,就叫船夫來,用酒慰勞他,詳細詢問他說:“你曾經登過釣臺嗎?山中的景色怎么樣?”船夫全都能夠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覽了。啊呀,這次游玩真快樂啊!
有個客人笑著對我說:“您的腳沒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覽呢?”唉,客人不曾聽說過嗎?從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歷五岳,孫興公在遠處作《天臺山賦》,都沒有親身到那地方。我現在所得到的,跟這兩個人比較,不是顯得多了嗎?所以說:當作是游覽,就也算是游覽了。客人說:“如果沒有聽您一番話,就想不到這些。雖然是這樣,有少文的畫,興公的賦,您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來答謝山的神靈呢?”我自愧比不上他們,便寫了這篇游記。
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浮槎山水記
歐陽修
浮槎山,在慎縣南三十五里,或曰浮阇山,或曰浮巢山,其事出于浮圖、老子之徒荒怪誕幻之說。其上有泉,自前世論水者皆弗道。
余嘗讀《茶經》,愛陸羽善言水。后得張又新《水記》,載劉伯芻、李季卿所列次第,以為得之于羽,然以《茶經》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險譎之士,其言難信,頗疑非羽之說。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為知水者。浮槎與龍池山,皆在廬州界中,較其水味,不及浮槎遠甚。而又新所記,以龍池為第十,浮槎之水,棄而不錄,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則不然,其論曰:“山水上,江次之,井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雖簡,而于論水盡矣。
浮槎之水,發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鎮東軍留后出守廬州,因游金陵,登蔣山,飲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愛,蓋羽所謂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飲之而甘,乃考圖記,問于故老,得其事跡,因以其水遺予于京師。予報之曰:李侯可謂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