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習
①且貳于楚 ②無能為也已 ③亡去不義 ④亡鄭以陪鄰 ⑤距關,毋內諸侯。
⑥川壅而潰 ⑦闕秦 ⑧行善而備敗 ⑨卒起不意 ⑩請辭決矣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⑧ c.②⑤⑦⑨⑩ d.②④⑥⑦⑨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此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c.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答案:a (副詞表判斷,是。b.①連詞,表遞進,而且;②連詞,表轉折,但是;c.①無實在意義;②代詞,自己;d.①連詞,因為;②是“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
6、從句式特點看,找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 )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b為之奈何? c金千斤,邑萬家 d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
7、(09高考安徽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游東山記
[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獨與余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余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肴出游。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歲,素發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延余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于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后。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余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余曰:“明年看花時索我于此。”
既歸,立恭曰:“是游宜有記。”屬未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