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古代寫景記游散文復習
答:
答案 (1)善于辯別水質的優劣;(2)富貴中能窮山林之樂;(3)謙虛好學,結交賢士,為政勤敏。
【參考譯文】
浮槎山在慎縣南方三十五里,有人叫它浮阇山,又有人叫它浮巢山,是由和尚、老子之徒荒怪虛誕幻化的說法。山上有涌泉,以前談論水的人都沒有提到過這里的泉水。
我讀《茶經》知陸羽精通水質,以后又得張又新《水記》,記載有劉伯芻與李季卿所判定水的等級,張又新認為兩人均采陸羽的說法,但其標準與《茶經》不同。張又新是狂妄險譎之人,所說的話令人難以相信,我很懷疑并非陸羽的說法。我得到浮槎山水后,更相信陸羽精通水質。浮槎山、龍池山均位于盧州界中,比較二山之水可知浮槎山的水遠勝龍池水。但若依張又新之說,龍池之水居第十,浮槎之水棄而不錄;因此可知張又新的書有很大的差失。但陸羽則是內行人,依陸羽的說法,山水最好,江水中等,井水最差;山水中又以乳泉石池慢流的水為最佳。他的言辭雖然簡潔,但對水質的品論卻盡在其中。
浮槎山的水,是李侯發現的。嘉祐二年,李侯以鎮東軍留后兼任盧州太守。游金陵時登蔣山,并飲蔣山之水。又登浮槎山,發現山上有名池,池水涓涓可愛,正是陸羽所謂的乳泉慢流。試喝時味道甘美。于是考證地方風俗志征詢故老,得知山水事跡。因此將此水送給遠在京師的我,我以下述水記以為達謝。李侯聰穎可謂賢達。
天下之物只要想要都可得到。這是富貴之人的樂趣。在松蔭下枕看豐草聽混援的水聲,飲滴瀝的石泉。這是山林之士的樂趣。山林之士看到天下之樂能不動心。有時心里想要,考慮到能力(有限)無法得到就立刻停止。退至山林中而獲得快樂。富貴之人雖然有很多寶物,卻不能兼有山林之樂。只有李侯生長于富貴之中。視聽之娛多所滿足。又能了解山林之樂。所有幽隱窮絕之處均已走遍。
李侯折節好學,善于結交賢士,敏于為政,所到之處都有好名聲。有些東西本身并不顯著,必須等待人的發現才能出名。有些東西本身未必可賀,卻會因人的關系而變得重要。所以我把這件事記下來,使世人知道浮槎山水是李侯最早發現的。
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長安雪下望月記
舒元輿
今年子月月望,長安重雪終日,玉花攪空,舞下散地,予與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許步,登崇岡,上青龍寺門。門高出絕寰埃,宜寫目放抱。今之日盡得雪境,惟長安多高,我不與并。日既夕,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謂雪光射來,復開門偶立,見冱云①駁盡,太虛真氣如帳碧玉。有月一輪,其大如盤,色如銀,凝照東方,輾碧玉上征,不見轍跡。至乙夜,帖懸天心。予喜方雪而望舒復至,乃與友生出大門恣視。直前終南,開千疊屏風,張其一方。東原接去,與藍巖驪巒,群瓊含光。北朝天宮,宮中有崇闕洪觀,如甃珪疊璐,出空橫虛。
此時定身周目,謂六合八極,作我虛室。峨峨帝城,白玉之京,覺我五藏出濯清光中,俗埃落地。涂然②寒膠,瑩然鮮著,徹入骨肉。眾骸躍舉,若生羽翎,與神仙人游云天汗漫之上,沖然而不知其足猶蹋寺地,身猶求世名。二三子相視,亦不知向之從何而來,今之從何而遁。不諱言,不譆聲,復根還始,認得真性。非天借靜象,安能輔吾浩然之氣若是邪!且冬之時凝冱有之矣,若求其上月下雪,中零清霜,如今夕或寡。某以其寡不易會,而三者俱白,故序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