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考點二:透過現象看本質。知識點1,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知識點2,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部聯系。 知識點3,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知識點4,理性認識,是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知識點5,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性的認識系統化,就形成科學理論,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知識點6,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認識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知識點7,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體或過程分解為各個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綜合就是在思維中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考過程。分析和綜合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知識點8,創造性思維、合理想象在認識中的作用。創造性思維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敢于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合理想象要求立足已知事實,根據已知規律,充分發揮人的思維潛能。考點三:實踐。知識點1,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知識點2,實踐的基本特征。客觀的物質性活動,能動性的活動,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知識點3,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能夠指導實踐取得成功。四、人生觀和價值觀考點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知識點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著社會意識的性質,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知識點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和發展起著積極促進作用;落后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和發展起著重大阻礙作用。 考點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考點1,價值觀,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有無價值或價值大小的一種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是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考點2,正確的價值觀。衡量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就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符合人類根本利益就是正確的價值觀。考點3,集體主義是新時期我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集體主義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系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集體主義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集體主義是我國人民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力量源泉。考點三: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和社會。知識點1,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互為前提而存在;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知識點2,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矛盾,需要集體主義進行調節。知識點3,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個人活動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知識點4,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必然對人們的思想產生極大的腐蝕作用,必然導致人與人之間殘酷的斗爭,危害社會穩定,必然導致人們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信仰危機。知識點5,保護個人正當利益。集體主義堅持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相結合,促進社會和個人的和諧發展,倡導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同時要求要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知識點6,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應提倡誠信。所謂誠信,就是誠實,講信用,以信取信于人,對他人給予誠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范。現代經濟中,信用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高4考1資3源5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