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①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②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量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③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品,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這就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點應用此考點可用于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布和實施以及黨和政府其他重大方針、路線、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等。 2.物質運動的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要點內涵 (1)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含義。(2)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3)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及實切條件。要點剖析 (1)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含義。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與規則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的區別是:兩者的含義不同,規則是人們制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兩者的性質不同,規則是人們公定的,可以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主觀的;規律則不能被制定、修改、廢除,它是客觀的。兩者的聯系是: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制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人的主觀能動性,又叫人的自覺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動與活動,它是人區別于物的特點。(2)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自然界的事物運動有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運動有社會規律;人類認識的發展有認識規律,所以說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規律具有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是指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②規律的客觀性還指規律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③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 (3)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及實現條件。 人的主觀能動性包括互相聯系著的三個方面:①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量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地表現為我們通常說的“想”。包括認識事物的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規律以及認識所共有的預見性、創造性、目的性、計劃性、指導性。②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做”。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以客觀規律作為行動的向導,把思想、計劃和方案等觀念性的東西用于指導實踐,以自己創造性的活動改造世界,達到預期的目的。包括按照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改變客觀世界原先的具體形態、結構及其聯系,創造出新的具體形態、結構及其聯系;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條件,發揮規律對人類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壞性和有害性的方面,甚至變有害為有利。③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干勁等。它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量產生導向與選擇、激發與抑制、控制與調節的巨大影響。以上三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跋搿笔窃凇白觥钡幕A上產生并指導“做”的,而“想”和“做”都離不開“決心”,要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具備“決心”,有了“決心”才有可能完成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