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一輪文化創新復習教案
a.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推動了文化創新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c.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
d.尊重和發展本民族文化是文化交流的根本
解析: 朝鮮文化借鑒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歌舞劇,體現了不同國家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在文化創新中的作用。b、c、d不是對材料內容的反映。
答案: a
8.中國XX年上海世博會會徽,以中國漢字“世”字書法創意為形,“世”字圖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擁,狀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家庭,也可抽象為“你、我、他”廣義的人類,對美好和諧的生活追求,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這一現象表明( )
a.文化創新要求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b.文化創新要求不斷改變傳統文化
c.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剔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
d.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博采眾長
解析: 改變傳統文化的說法不科學,故b不選,c、d觀點錯誤。
答案: a
9.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這一主題是對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的繼承和發展,這一理念將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地成長,對世界城市化進程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這說明( )
a.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b.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d.發揮民族文化的積極作用才能使民族興旺發達
解析: a、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答案: b
XX年5月24日至29日,中宣部在北京舉行全國文化工作會議。運用相關知識,回答10~11題。
10.推進文化創新,要立足偉大實踐,在投身火熱現實生活中推進文化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當作大學校大課堂,善于從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在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中進行文化的創造。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據是( )
a.推動文化創新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
b.文化創新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c.實踐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d.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解析: 材料強調文化創新與社會實踐的關系,a不符合題意,b、c不是文化生活角度。
答案: d
11.文化創新要著眼群眾需求,在服務人民大眾中推進文化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行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自覺接受群眾的評判、市場的評判,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文化精品。這是因為( )
①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②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創作者的靈感可有可無 ④讓每個人滿意的作品才是文化精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③④觀點不正確。
答案: a
12.“我很喜歡穿藏裝,因為它有著一種古典魅力。但我平日工作非常忙碌,穿藏裝的繁瑣程序讓我不得不放棄它。”XX年藏歷新年次旺卓瑪買了一套被“革新”了的藏袍,這種藏袍的“革新”體現在穿起來就像穿裙子一樣方便,完全符合年輕女性的審美追求。這啟示我們對待傳統文化需要( )
①注入新的時代精神 ②以追求經濟價值作為主要目標 ③堅持繼承和發展的統一 ④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②觀點錯誤,傳統文化的主要價值在于其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認同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