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意識的本質和作用 第一框 把握人的意識的奧秘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這種反映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教師】: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其信仰的宗教,也有很多關于神魔妖鬼的傳說,這些神魔妖鬼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這些東西現實中并沒有,那怎么會反映到人的頭腦中去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請同學來聽聽d組同學的調查發現。
d組同學ppt交流。(文字資料)
我們通過廣泛搜集資料,發現了關于神魔妖鬼的一些有趣現象。
佛教起源于亞洲,佛教中的各種神佛,他們的樣貌都是亞洲黃種人的特征;而基督教中的上帝確是一副西方人的面容。
中國信奉佛教歷史悠久,可是歷朝歷代的佛像又有些許的不同。魏晉時期的佛像身形較瘦,隋朝的佛像不胖也不瘦,可是唐代的佛像明顯面圓體胖,這些特征正好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暗合。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揚,這些佛像的臉部也越來越有特征——眉目慈祥、耳廓肥大——典型的中國人認為的“福相”。
中國關于神魔妖鬼的傳說很多,經典也很多,比如《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其中關于神魔妖鬼的描述很多,我們來大致領略一下:
什么是神?比正常人多一只眼就是神,長三頭六臂就是神,想讓老天什么時候下雨就能下的也是神。他們比正常人總是多那么一點“神力”,而且這些“神力”必然是對人們的勞動和生活有利的。
什么是魔?會噴火的,會飛沙走石的,能力拔山河的都是魔。他們必定長得比正常人面目可憎,他們的“魔力”對人們來說是災難。
什么是妖?狐貍精、蟒蛇精,花妖、樹精,石頭怪等等,其實都是些自然界里的尋常物因為可以幻化成人形而變成不尋常。
什么是鬼?青面獠牙、牛頭馬面,翻白眼、長舌頭,走路飄飄乎乎的都是對鬼的描述。
不管是神魔妖鬼,就是比普通人“多一點”、或者“少一點”,或者“換一點”。
不管是天庭還是地府,都和人間一樣等級森嚴,不可逾越。這和當時人間的社會制度又正好不謀而合。
【教師】:d組同學的這些發現,相信對于我們同學回答前面的兩個問題有所幫助。結合d組同學的介紹,請同學來試著回答。
【學生】討論、交流。略。
教師總結:客觀世界中,本來就沒有神魔妖鬼。神鬼觀念都是以一定的客觀事物為原型,加上人腦的豐富想象力,把世界上的一些事物幻想式的聯系在一起,就在頭腦中形成了這些非現實的東西。它們是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所以,凡是人的意識里的東西,歸根到底都是來自客觀世界,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反映。區別只是在于它是真實的、正確的反映,還是錯誤的、歪曲的反映,或者是虛幻的反映罷了。
【教師】: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這種反映還有具體與抽象之別。人腦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具體、生動的外部形象,還能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思維活動以抽象的形式反映事物內在的本質。(粉筆數量關系演示,和數學中的數量概念。)
【教師】:意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就其起源來說,它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就其生理基礎來說,它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就其內容來說,它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因此,意識就其形式來說是主觀的,就其來源和內容來說,它是客觀的,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