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教學設計
活動三:通過多媒體呈現世界主要城市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如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曼谷擁塞的交通、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倫敦的內城衰落等。
三、角色扮演,尋求對策
有這樣一句英語格言“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要是演示給我,我就會記住;如果還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明白”。角色扮演模式的學習屬于情境學習,學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來體驗、思考,從而建構起全新的理解和知識,并培養生活必備的能力,因此如何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部分的內容可嘗試采用角色扮演來進行學習。
活動一:請大家思考一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或改善城市問題是不是僅靠單個部門如部門就能夠做到。如果不是,你們認為應該由哪些具體的部門協同解決?
學生眾說紛紜,師生共同討論選定以下部門:政府官員、城市規劃設計師、交通部門官員、環保局、園林部門官員等作為供學生扮演的角色。然后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分別扮演以上角色,思考從自身角度出發如何來解決城市問題,其它角色可自由提問。
活動二:由扮演政府官員的學生解答下列問題。
①上海作為超級大城市,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或改善城市問題,應從哪方面入手?②上海市如何控制城市中心區的規模?③衛星城應該具備哪些功能?現在有些城市居民白天到郊區某城鎮上班,夜間仍然回到市中心,郊區某城鎮能否叫做衛星城?④上海市何時開始修建衛星城?有哪些衛星城?⑤浦東新區是何時建立的?職能是什么?建設浦東新區對上海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⑥上海眾多衛星城的建立是否意味著上海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逆城市化現象?⑦建國后幾十年時間里,上海一直在進行衛星城的建設,為什么還會出現都市。
在“政府官員”思考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應該指出:導致大城市產生環境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和城市人口的無限制擴大,因此從根本上來說應想方設法來降低城市中心區人口密度,衛星城就應運而生,通過分擔大城市的某種職能來達到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區規模的目的,如嘉定科學城、松江大學城、寶山鋼鐵城、金山石化城等,亦可補充倫敦、東京、巴黎等衛星城的實例。同時指出,上海并未出現中心區衰落的情況,故衛星城的出現并不能說明上海已經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正確地理解在前一節內容中所涉及到的道城市化現象。
活動三:由扮演交通部門官員和城市規劃設計師的學生解答下列問題。
①造成當前大城市交通問題主要原因有哪些?②如何改變上海市的交通擁堵狀況?③目前上海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自由討論、自主歸納得出以下原因:城市規劃不盡合理、道路容量嚴重不足、汽車增速過快、公共交通還應加強、缺乏科學的管理和整體交通發展戰略等,對此首先應該進行合理的城市和道路規劃,然后建立立體化的交通網絡。其中也許有些想法暫時不一定能做到,但教師也應及時給予鼓勵。
通過多媒體簡單展示上海交通運輸發展的巨大變化,如橫跨黃浦江的大橋、越江隧道、高架路、輕軌與地鐵、磁懸浮等,從而讓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感受科技帶來的美麗。最后教師指出,上海交通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設現代化的多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并且建議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觀看課件上所鏈接的世界主要大都市(如巴黎、倫敦、洛杉磯、東京、莫斯科等)交通發展的經驗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