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2.雅典的民主政治
對于古希臘城邦政體的學習。讓學生明確希臘城邦政體的三種類型: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度。兩個典型:斯巴達的貴族制度和雅典的民主制度。然后重點介紹雅典的民主制度。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制度的貢獻。
公元前594年,梭倫在雅典古城實行改革。他按財產的多少將全體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不同等級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誰的財產多,誰的等級就高,誰就享有高的政治權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擔任包括執政官在內的最高官職,第三等只能擔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說梭倫改革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指出他頒布的法令雖并未實現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么多政治權利了,而新興的工商農奴主可憑借自己的私有財產,躋身于城邦政權。這就打破了貴族依據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奴隸主開辟了取得政治權利的途徑。接著講述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也再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為什么說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教師可補充一些資料進行比較清楚的講解。
克利斯提尼也是象梭倫那樣出身貴族卻支持平民的民主政治家,他針對梭倫改革猶未深入觸動的雅典選舉體制和血緣團體作了較徹底的改革。其內容之一是廢除傳統的4個血緣部落而代之以10個新的地區部落,按新部落體制進行選舉。實際上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選舉區,僅襲用部落之名而已。正是在徹底按地區組成這一點上,克利斯提尼改革沉重打擊了氏族貴族,使他們依靠舊的氏族血緣關系影響選舉成為不可能,雅典的國家組織也由于擺脫氏族關系的殘余而完全形成了。在組成新的選區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以10個部落各選50人組成新的五百人會議。五百人會議的成員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級皆可擔任。然后借助課本的【資料回放】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個措施是實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選票),它是按公民投票來決定是否對某一公民實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時把定罪人的名字寫在陶片上而得名。每年由五百人會議提請公民大會討論是否應行此法,若大會同意就召開全體公民集會進行投票,只要出席人數達到6000而某人獲多數票就要流放國外xx年,但不動其財產。這個放逐法對那些不受群眾歡迎的頭面人物(往往是貴族)是很大的威脅,不失為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工具!疤掌胖鸱ā钡拇_立,就把富人中的反民主勢力置于所有公民的監督之下,至此,雅典的民主制度最終得以確立。
綜上所述,可見克利斯提尼改革是繼梭倫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因此亞里斯多德說這一改革“比梭倫憲法要民主得多!贝撕,雅典城邦的民主洪流便不可逆轉地向前猛進。通過對梭倫和克里斯提尼的介紹,還應使在部分同學認識到杰出人物在雅典民主制建立過程中的杰出作用。
二、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制度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讓學生閱讀教材后,思考為什么?指出“黃金時代”主要的體現是什么?
雅典的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十將軍委員會是雅典最主要的民主制度。
1.公民大會和五百人會議
在雅典,年滿二十歲的雅典男性全權公民組成公民大會,是城邦最高的權力機關。公民大會的重要特點是什么?(讓學生思考)每個公民都能在大會上發言,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各項法案。公民還有權參加五百人會議(最高的常設政府機構)、陪審法庭和十將軍委員會(行政權力機關)等國家機關。在雅典,每個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每月召開2—3次的公民大會。從公元前462年起,所有公民,不論財產、資格高低,都能被選舉擔任高級國家職務,但十將軍職務除外。作為常設政府機構的五百人會議是由民眾大會用抽簽方法選出的,年滿三十歲的公民,只要納稅完畢和尊敬父母,都允許參加選舉。陪審法庭既有審判職能,又有部分立法職能,每個年滿三十歲的公民,都能成為陪審法官。作為行政機關的十將軍委員會由民眾大會用公開投票的方法選出,公民還可以出任其他政務機關的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