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最后可以請學生思考:中國古代文明能夠長期保持而未發(fā)生斷裂,而古希臘文明卻先衰落下去,是否與中國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關?而在近代,西方國家率先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產(chǎn)生了工業(yè)文明,又是否與古希臘的民主共和傳統(tǒng)有關?讓學生在思索中結束本節(jié)課教學。
本堂課也可以讓學生以討論課和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讓形式在爭鳴中,對雅典的民主是否是真正的民主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具體方法如下:
(1)將全班同學分為辯論的正方、反方和裁判組三個部分。正方辯題: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反方辯題:雅典民主政治是虛假的民主。
(2)雙方同學收集有關材料,加以篩選,在掌握一定論據(jù)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論點。
(3)雙方各推選4名代表,在辯論會上展開辯論。以持之有據(jù)、言之有理、邏輯清晰、口齒伶俐等方面表現(xiàn)作為評判的依據(jù)。由同學組成的7人裁判組對辯論進行監(jiān)督、裁判、點評及宣布勝負。
(4)裁判組同學對辯論發(fā)表看法,進行總結闡釋。
【課后研討】
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是伯利克里時代,一位與伯利克里同時代的人曾經(jīng)自豪地說:“假如你未見過雅典,你是個笨蛋;假如你見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頭蠢驢;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拋棄,你是一頭駱駝! 這是對伯利克里時代雅典民主的一曲贊歌。那么,雅典民主到底好在哪里呢?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講中曾經(jīng)做了經(jīng)典闡述:“我們的制度被稱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而是在大多數(shù)人手里!彼J為政權掌握在多數(shù)人的手中,就是雅典民主的精髓所在,然而,當時有人對雅典民主的批評也正在于此。
對這種民主制度也是褒貶不一的。你如何去認識和評價這種制度。
思路:通過對雅典民主得失的評價,要使所有學生對雅典民主能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同時要讓大部分同學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
【本課小結】
雅典同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有其自身的盛衰史。在其繁盛期間,創(chuàng)造出了世界上嘆為觀止的成就,無論是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還是藝術上。尤其是其被后世稱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體,對地中海沿岸的國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直至現(xiàn)在,輪番為治、主權在民的政制特點也依然為許多西方國家所借鑒。但就是這樣一個政體,在經(jīng)歷了兩個世紀的輝煌后,迅速地、無可挽救地衰敗下去,為后世留下了無限廣闊的思考空間,對現(xiàn)代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借鑒。
第六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教學目標】
【教材結構及重點難點】
一、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2.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民法大全》
二、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三、維系帝國、影響后世
1.羅馬法的現(xiàn)實意義
2.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重點:《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
難點:羅馬法與現(xiàn)代歐洲國家法系的關系
【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內容多是學生以前很少接觸的內容,教師應該按照新課改精神,多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在學思中主動探求、獲得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思維能力。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