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法、德、意、荷、比、盧六國簽訂《巴黎條約》,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
1957~1958年
西歐六國簽訂《羅馬條約》,西歐六國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成立
1967年
西歐三個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
1979年
歐共體各國成立歐洲議會,加強各國的政治聯系,協調彼此對外政策
1993年
建成歐共體內部市場,或稱歐洲統一大市場, 11月1日,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1999年
歐盟內部統一貨幣歐元啟動
xx年
歐盟成員國總數達25個 ,10月29日,25個成員國正式簽署了《歐盟憲法條約》
師:從歐洲一體化大事記中可以看出,歐洲一體化規模不斷擴大,成員國不斷增加,而且從經濟一體化向政治一體化發展。
思考:歐洲聯合在哪些方面實現聯合?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從書本上,我們可以知道歐歐一體化的內容包括:⑴.關稅和貿易政策。⑵.農業和漁業政策。⑶.單一的歐洲貨幣體系。⑷.政治一體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從它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成員國不斷擴大、從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是其最大特點。
思考:那么,在歐洲一體化過程中,是自發走向一體化還是自覺走向一體化的呢?請同學們分為兩組,就各自的觀點進行辯論。同意自發走向一體化的同學為一組同意自覺走向一體化的同學為二組。
(學生辯論)
一組代表:對方代表強調的是各國經濟發展是自覺的過程,我強調的是:各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在一體化的進程中表現為自發的。歐洲一體化進程是世界經濟區域化和全球一體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發行為,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自覺行動,并不能否定整個過程為一種自發行為。
二組代表:我方認為歐洲走向一體化是一種自覺的過程。從歷史來看,國際關系格局長期以歐洲為中心,二戰打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歐洲喪失了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面對經濟凋敝、政治危機、社會動蕩等諸多困難,西歐各國紛紛實行社會改革,發展經濟,從這一方面看,西歐國家的一體化一開始就是自覺的過程。事實證明:“舒曼計劃”的提出,《巴黎條約》和《羅馬條約》的簽訂都是西歐國家自覺走向一體化的表現。歐洲一體化進程是在美蘇兩極格局的形勢下出現的,是西歐國家在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而加強經濟合作,最后走上政治一體化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它完全是一種自覺的行為。
師:(總結)同學們剛才的辯論,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針對性較強,有說服力。老師認為: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出現是自發行為與自覺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看,歐洲走向聯合是歷史的必然,從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來看,西歐經濟發展是前提,各國之間合作與妥協是關鍵。
⑴.二戰后喪失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地位,各國經濟凋敝,出現政治危機社會動亂
(2).在經濟發展中,聯系日益密切,需要聯合
⑶.在美蘇兩極格局下,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
(4).源遠流長的歐洲統一思想
了解了歐共體形成的原因,進程及內容后,我們可以猜測到一個經濟走向聯合的國家聯盟,它在經濟發展后,反映在政治上,它又有什么樣的影響?大家思考一下,我請一位同學來回答。x同學你來說一下。
教師總結:首先我們可以知道歐洲國家經濟聯合肯定就⑴.對歐洲:促進西歐國家的經濟發展。再來,歐共體經濟強大了。⑵.對世界:在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我們說,經濟決定政治,現在,聯合的歐洲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實力也增強了,那它就不向過去那樣為美國馬首是瞻,并且有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增強與美蘇抗衡的實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發生變化,從兩極向著多極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