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啟蒙運動
生:(回答)
3.早期代表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先羅列兩位思想家的主要觀點,再比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異同點。
生:(閱讀、思考、回答) 霍布斯的觀點是:(1)社會契約;(2)不反對君主專制;(3)無神論但又主張借助宗教維持社會秩序。代表作:《利維坦》。洛克的觀點是:(1)社會契約;(2)主權分立。兩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點,都主張社會契約。不同點:霍布斯不反對君主專制;洛克提倡君主立憲制。
師:什么是社會契約?啟蒙思想家們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權利。但這種自由并不是隨心所欲的,無限制的,它必須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約。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會契約。在服從共同意志的條件下,人人都是平等的,從而也都是自由的。否則,個人自由根本無從談起。如果說霍布斯以社會契約論對抗神權,反對教權主義的話,洛克則是用社會契約論和分權學說對抗專制王權,反對專制主義。
到了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繼承和發展了這些啟蒙思想,把歐洲的啟蒙運動推向了高潮。
二、法國的啟蒙運動
師:法國啟蒙思想家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把歐洲的啟蒙運動推向高潮的?
生:(結合課本介紹回答)
師:在眾多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中,最著名的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以及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思想家。
1.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師:作為法國啟蒙運動卓越的代表,伏爾泰從各方面對腐朽的封建制度進行了批判。投影:
材料一
教會制定的法律,非經政府明白批準,不應有絲毫效力。……教士不能以違反神律的罪名剝奪一個公民的權利……
教士和官吏、勞動者既然都同樣隸屬于國家,便應同樣地交納租稅。
——伏爾泰《簡明哲學辭典》
請同學們閱讀材料一,思考伏爾泰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什么?與文藝復興時期相比有何進步?
生:(思考、議論)
師:伏爾泰不僅對教會進行辛辣的譏諷,更為重要的是,他主張剝奪教會在法律和經濟等方面超國家的特權,從而否定了教權主義,把文藝復興時期對教會的批判從現象引向了實質。投影:
材料二
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進行統治的地方。
——伏爾泰(轉引自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編》)
請同學們閱讀補充材料二和課本,列舉伏爾泰還提出了哪些主張。
生:(分析、概括)
師:伏爾泰反對教權、專制,提倡人權、法制,希望通過“開明”君主的改革過渡到君主立憲制。他在啟蒙運動中活動了60多年,采用戲劇、史詩、小說、哲學、歷史著作等多種形式宣傳自己的主張,無情地揭露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反動統治,喚起了越來越多的法國民眾,培養了不少啟蒙運動的成員。1791年大革命期間,人民把伏爾泰的遺骸運到巴黎的先賢祠重新安葬,在靈車上寫著“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伏爾泰奮斗時間之長,著作數量之多,思想影響之大,使他成為法國啟蒙運動中無可爭辯的領袖。
2.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的學說
師:孟德斯鳩出身于貴族世家,曾做過律師,擔任過波爾多法院院長的職務。他著書立說,對封建專政制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論法的精神》出版,兩年中就發行了22版。請同學們閱讀摘自這篇名著中的補充資料。投影:
材料三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