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偉大的抗日戰爭
⑵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⑶選舉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意義:為抗日戰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
3、抗日戰爭的勝利
背景:
⑴中共七大召開
⑵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
⑶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⑷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
⑸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⑹美、英集結軍隊,準備在日本登陸;
⑺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舉行反攻;
時間:
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⑵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⑶10月25日,中國臺灣光復/
意義:(由學生看書后歸納)
勝利原因:(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言)
⑴國共合作,全民族團結抗戰;
⑵兩個戰場相互配合
⑶中共的主導作用
⑷海外華僑和國際援助
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互配合
思考題:為什么說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學生從多渠道、多角度回答這一問題。)
[作業布置]
在xx年8月4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發生侵華日軍遺棄化學毒劑傷人事件,導致我國44名公民受害,其中傷勢最嚴重的李貴珍死亡。xx年元旦,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又一次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了中國人民和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強烈反對和憤慨。
請以“正視歷史,以史為鑒”為主題,提筆給你的同齡人——日本中學生寫一封信。
要求:
1、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告訴他們你所知道的日本軍國主義罪行,以及中國人民反侵略,熱愛和平的心愿。
2、字數200字左右,注意書信格式,收信人是“日本中學生”,落款是“澄海華僑中學全體同學”,若出現真實信息將視為零分。
3、注意將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分子與日本人民區分開來
參考答案:
按照:“結合材料”(如:侵華日軍遺棄化學武器傷人事件、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揭露罪行”(如:強迫清政府簽定《馬關條約》、侵占中國東北、制造南京大屠殺、“石井部隊”實施細菌戰、在淪陷區實行野蠻的經濟掠奪等)、“表明觀點”(如:日本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對日本政要屢屢參拜靖國神社等行為,表示強烈的憤慨和嚴正的抗議;希望日本同齡人和我們一起,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為維護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三個方面采意賦分。【答出觀點正確、言之成理的其它內容亦可。若
能較為完接地答出以上三個方面,且語言簡潔流暢的加1分,但該大題總分不得超過12分】
一等(10—12分):主題突出,論據充分,情感豐富,邏輯性強,語言流暢;
二等(7~9分):主題較突出,論據較充分.情感較豐富,邏輯性較強。語言通暢;
三等(4~6分):主題不夠突出,有一定的史實基礎,語言較通順;
四等(3分及以下):主題不突出,史實不清,語句不通。
(若寫信的格式不正確,在等級評分的基礎上扣1分)
[課后反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2周年,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2周年,9月3日,我們國家剛剛舉行過盛大的紀念活動,新聞、影視都在大篇幅的重現62年前的那場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戰爭,再加上初中已學過相關內容,所以學生對抗日戰爭并不是很陌生。所以在教學中,我就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課堂上資源共享,這樣既填補了前一部分學生知識的不足,也激發了后一部分學生的興趣。而且我發現在此基礎上再去深入分析抗戰相關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路也更活躍了。此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將歷史與現實聯系(如日本當局對戰爭的反省問題),反思歷史,并運用歷史知識,駁斥日本當局的荒謬言論,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軍國主義企圖重新抬頭的危險。激發學生民族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樹立強國之志的人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