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六,總結反思
本節課比較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改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部分內容本身并不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輕松,但是如果不把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在解題的時候還是存在一定困難.在分組討論中,雖然學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還是從多角度對學生給予積極的肯定,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節奏的把握上,由于學生討論和交流比較花費時間,容易出現前緊后松或是前松后緊的情況,因此在時間上應當注意控制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了解多種多樣的運輸方式。 2、感悟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 3、體會現代交通運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情感目標:使學生樹立愛護交通運輸設施、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學生能夠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過血漿和三種血細胞的功能歸納出血液的功能。 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能力目標:1。...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一、教學目標:1. 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觀察,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撥啟發,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3. 解讀血液常規化驗單,了解貧血、化膿和傷口處血...
第一節第一課時(總第一課時)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課題:第一節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1)---------血管教學目標:1、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2.初步學會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的方法,從感性上認識血液...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二節 血液循環教學目標:(一)、知識: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實驗,歸納總結的能力(三)、情感:培養學...
第4單元 第10章 人體內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二節 血液循環(第3課時)一、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1.區別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重點)2.描述心臟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重點)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
第三節 物質運輸的路線教材分析肺循環、體循環的途徑這部分知識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的血液,血管、心臟等知識的深化,又是后面學習消化、呼吸、排泄等章節的前提和關鍵。...
第14章 生物體內的平衡第1節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4課時 【目標要求】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2、通過與同學合作完成血壓的測定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
1、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2、知道輸血原則、獻血的意義和四種血型系統分類。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讀懂血常規檢驗化驗單。...
1、了解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2、說出心臟在身體中的位置,了解心臟的形態結構,列舉其結構和功能。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讀懂血常規檢驗化驗單。...
1.掌握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變化的規律。2.了解脈搏產生的原因及測量方法。教材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變化的規律。教學難點: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變化的規律。...
復習重點1、血液的組成和功能2、abo血型的類型及模擬血型鑒定3、血液中幾種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讀血常規化驗數據4、血型和輸血的關系。...
復習目標【知識與能力】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嘗試區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的情況。3.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與靜脈血。...
一、主題產生的原因:一天,晨間談話,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談論自己外出旅行的事情。爭先恐后告訴我自己旅行過的地方,坐過的交通工具等-----陽陽:“我回老家浙江,坐過飛機、火車”,余在洋:“我去香港時 坐過火車”,豆豆:“我去四川坐...
一.教學目的知識目標:1.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 2.知道出血的初步護理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三種血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通過學生對三種血管的比較,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