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教案
(ppt)環保餐具的設計
(塑料包裝袋引發的白色污染日益嚴重,并且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發展。人們采取 有效措施,以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其中有可降解塑料技術、植物纖維粉加胺熱壓技術、以紙代塑技術、生物全降解技術,生物全降解技術是采用淀粉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年生長期植物纖維粉和特殊的添加劑,經過化學和物理方法處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由于淀粉是一種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徽生物的作用下會分解為葡萄糖,最后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另外,與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而用這種材料制成的快餐盒降解性能極好。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測發現,樣品在堆肥狀態下五天開始發霉,十天時所測樣品與堆肥融為一體,樣品失去測試前的形狀和顏色,四十天即全部變成水和二氧化碳。另外,其原料來源廣泛,可以是玉米、土豆、紅薯、木薯等等;并且價格低廉,用這種材料生產的生物全降解快餐盒每個成本僅為 0.18 — 0.20 元;生產過程也無任何污染;添加劑采用的是無毒無害的可食用生物膠,因而該產品在使用后還可以進一步開發作為飼料利用,具有再資源化功效。)
(分析討論):分析設計在技術成果轉化中的作用。
(以上三個思考題一起討論,大概五分鐘左右)。
小結:1、一項技術的創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新需要設計,設計能推動技術的發展 。
2、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通過設計,可把技術的潛在價值發揮出來,使科技成果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3、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富有創造性特征的設計使產品具有新的品質,這種新品質的實現可能要求更先進的技術予以投入和支持,從而使技術在實現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得以發展。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二、.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ppt)自行車的發展過程
(自行車的簡潔形式是在幾個國家中一系列試驗和發展的結果。最早的自行車是源于法國的“玩 具馬”,騎車人用雙腳蹬地,推動車子前進,這奠定了自行車的基本原理。大約在1860年左右,出現了一種雜耍單車,它有一大一小兩個車輪,用踏板直接驅動大輪,之所以采用很大的主動輪,是為了保證車子有足夠的速度并保持平衡。這種雜耍車騎起來是很危險的,需要非常敏捷和熟練的技巧。1870年后出現了鏈條驅動的自行車,使自行車的安全性得到了改善。1880年,無縫鋼管開始批量生產,使堅固的輕型框架的生產成為可能。英國考文垂市的約翰斯達雷于1888年利用這種輕型框架生產出了第一輛現代自行車--“安全”自行車,“安全”自行車的成功有賴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發展。這種車的基本形式至今仍廣為流行,F在,人們已經設計生產出了折疊自行車。)
(分析討論):1、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著設計的發展,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
(ppt)燈具
(用蠟燭作光源的燈具,其造型與油盞、煤油燈有著明顯不同。當電燈發明之后,燈 具更是發生了顯著變化,燈具的造型和功能日益千姿百態。對于電燈來說,盡管燈泡相同,但根據不同的需要設計生產了各種各樣的吊燈、臺燈、壁燈、吸頂燈、庭院燈等;當日光燈管出現以后,又改變了白熾燈泡作光源的圓形、球形燈具;而當電池發明之后,各種攜帶方便的手電筒便應運而生。)
(分析討論):2、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也為產品的更新換代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人們不斷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