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方法》教學設計與點評
課例題目:《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方法》
學科:通用技術 年級:高一年級 教科書:《技術與設計2》
說課教師:張德維
工作單位:遼寧省撫順市第二中學
關鍵詞: 簡單結構設計 過程和方法
《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方法》說課稿
本課是蘇教版高中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2》第一單元《結構與設計》第三節《簡單結構的設計》第2課時《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方法》。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課堂教學構思。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技術與設計2》共分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系統與設計、控制與設計四個部分,相對比較獨立。為了便于學生系統化學習,我對教材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在充分遵守課標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參考的建議,保留教材設計的欄目,更改其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改的欄目內容,提出以統一的設計案例貫穿于教材四個部分的教學設想。
在簡單結構設計這節中,教材選擇的“相框設計”案例只在這節中得到了使用,不便于貫穿下去。而創新型、個性化臺燈的設計對于教參提倡的“教師應當開闊視野,形成整體意識,立足于四個專題的有機聯系和高度整合來分析和使用教材”有著教材中“相框設計”案例不具備的優勢。創新型、個性化臺燈的結構設計、安裝流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點以及開關與亮度調節的多種控制方式,很容易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并可促進學生作品的科學性與精品化,可有效避免上學期出現的設計雜亂粗糙、可比性差等弊病,并有效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形成結構化、流程化思維模式和系統論控制論基本思想。教材中案例的選擇簡單易懂,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資料使用。
第三節《簡單結構的設計》教參建議用3課時,我把簡單結構的設計方案構思過程和方法單列1課時,一是為了讓學生能在實例中更好地理解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這也是簡單結構設計方案構思的第一步;二是盡力給學生設計構思的時間,并能進行構思方案的簡述與答辯。這有利于學生對結構設計要素的生動理解。
2.教學目標
第三節《簡單結構的設計》的總體目標是熟悉設計一個簡單結構應考慮的主要因素,能確定一個簡單對象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圖樣,做出模型和原型。
本課時在第三節的總體目標之下,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1、以實例形式強化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并拓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相關知識的方法,增強獲取知識的能力;
2、以臺燈結構設計為項目學習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并繪制設計草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設計對象簡單結構并能進行簡單設計的能力。
⑵過程和方法
1、通過老師參與設計比賽,激發學生設計興趣競爭意識;
2、通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臺燈設計規范,使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的方法。
3、通過學生親歷創新型、個性化臺燈結構設計的過程,把握結構設計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掌握簡單結構設計的過程和基本方法。
4、利用“頭腦風暴”法,即學生對分組設計構思方案的闡述與答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創新、競爭意識,加深對結構設計應考慮的各要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