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設計2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教學建議
3、本單元多數案例都基于一定的社會生產背景和相關的科學知識,如農作物套種的原理和條件、工程施工的工期安排、數學模型基礎知識等,而限于教科書的篇幅,背景性資料未能呈現太多,需要師生共同作課前資源收集準備,以此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教學中應注意在應用中來掌握知識。將知識的應用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倡導教師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等陳述性知識可采用講解、展示、演示教學法,對于系統的設計和優化這類程序性知識可采用任務解決、對話、討論和自主型教學方法等多種形式。
4、教師在講解系統時,可以從系統的實例分析入手。如一臺電冰箱可以看作是一個系統,學校的一間多媒體教室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系統。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師生的互動來明確系統的概念和了解系統不同的分類。對于系統的基本特性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實例讓學生來分析出四個基本特性。尤其對于系統的整體性可以通過學生的辯論加以理解。
5、在系統的分析的教學中,首先可以結合實例研究得出系統分析的概念和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然后給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理解系統分析的三大原則。這里只要求學生掌握粗淺的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實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系統優化的深刻含義,親歷系統優化的一般過程,感悟系統優化的現實意義。
6、對于系統的設計的教學,教師在對系統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典型系統的設計讓學生理解系統設計中應考慮的主要問題,如系統的整體功能、系統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系統的整體優化。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再引導學生結合實例進行簡單系統的設計,以加深理解。
七、教學評價
1、通過學生對教科書中案例的分析、討論,了解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從學生收集的資料的內容、典型性、所要說明的觀點分析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的應用水平的掌握情況。
2、一份系統設計的方案或一件系統設計的作品,除了能考查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外,也能考查學生應用其他技術設計的水平。教師應充分運用這一綜合性辦法,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3、要鼓勵學生對設計方案和設計作品進行自我評價和同學互評,教師可進行適當的點評。教師要把評價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系統與設計的催化劑,同時使評價成為教師反思、提高教學效果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