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案分析
媽媽也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老公,現在正流行美甲,我的幾位同事們都做指甲了,我以前覺得手頭緊,一直沒有去,現在可好了,我終于可以趕上時髦了,讓我的指尖也潮起來!”(從眾) 問:媽媽、兒子和女兒的消費心理分別是由哪些消費心理引起的,這些消費心理有什么特點?你認為這些消費心理可取嗎?
[討論]:全班分三大組分別討論媽媽、兒子、女兒的消費心理。 ① 師:媽媽存在什么樣的消費心理? 生:從眾、追趕潮流 師:這種心理正確嗎? 生:不一定,要從實際出發
師:嗯好,說得很對,請坐。從眾心理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消費心理,我們常常難以避免。比如說,消費是否應該從眾確實需要進行具體分析。特別要注意“盲目從眾不可取”。
② 師:兒子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生:求異心理 師:你贊成嗎?生:略
師:展示個性無可厚非,而且消費追求與眾不同,有時還能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我們知道
- 3 -
在建國初,人們穿的衣服都是差不多的,只有藍、黑、灰三種顏色,但是人們希望體現自己的個性,展現與眾不同,于是就有了今天各種各樣的衣服,這種求異是好的,它可以促進新產品的發展。但是大家要注意,求異、展示個性也是有限度的,要考慮社會認可,考慮代價,還要考慮別人的心臟承受力。比如大家來看看這幾幅圖,對于學生群體的你們,能夠接受嗎?
師:所以,適當求異是可行的,但為顯示個人的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 ③ 師:女兒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生:攀比心理
師:有這種心理的人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實用和生活需要,而是因為虛榮、為了炫耀,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以獲得一種優越感。購買時往往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壓力。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我們要端正出發點。
過渡:以上種種消費心理都有各自的不足,那么,我們就應該走出誤區,尋找科學合理的消費心理,那么什么樣的消費才是科學的、合理的呢?大家來看這幾個關鍵詞“貨比三家”、“追求實惠”、“只買對的,不選貴的”,這是一種什么消費心理?
師: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即在消費時綜合考慮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后服務等各方面情況,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惠,而不是跟風買,搞攀比?梢,這是很理智的消費,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值得大力提倡和發揚。
[知識點梳理]:直觀的表格對照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過渡:好,剛剛同學們都了解了四種不同的消費心理,大家再回顧一下,是哪四種?„„好,了解了不同的消費心理和它們的利弊,我相信大家都想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那么究竟如何去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呢?我們下面就來學習四大正確的消費原則。首先,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我賺錢啦》
[提問]:同學們贊同視頻里這種消費的做法嗎?
師:視頻中有明顯的超前消費,也叫過度消費。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不惜舉債消費,這樣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那我就要問同學們了,既然我們剛剛說不能過度消費,那么不消費或者抑制消費可以嗎?生:略
師:在經濟承受能力內,應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否則,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和社會生產的發展。所以,我們第一個原則就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