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責任
1、公民求助的途徑(板書)
(1)從單位、社會團體等方面得到幫助
(2)政府提供求助的途徑:
課堂設問五:上面的這些途徑對公民有什么用?公民向政府求助對政府有何意義?
提示:對于公民來說,有助于解決自己面臨的困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政府來說,可以讓他們不斷改進工作。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師總結:(圍繞板書/指明重點)最后我們以總理的一段話來結束本堂課。
“我們一定要勤勉盡責,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建設為民、務實、廉潔、高效的政府,讓人民放心,讓人民滿意。”——XX年《政府工作報告》
點撥引導:通過本節歸納第三課內容,把握二條主線:一是從政府職能和責任回歸一點,我們的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通過切實履行各項職能,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體現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二是公民應該學會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并懂得通過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而提供的途徑與方式去求助政府,監督政府,從而增強自己的政治責任感和參與能力。
九、板書設計
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一、是什么
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
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二、為什么
國家的性質、政府的性質決定
三、怎么做
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四、政府為公民提供求助或投訴的主要途徑及意義
十、教學反思
1,本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雙向互動,鑒于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中盡量挖掘一些能打動學生的正面事例,讓學生深入實際了解情況,聯系現實生活體會教材的政治學道理。
2,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堅持把國家大事和學生身邊小事結合起來的原則,既讓學生了解當前的時政,關注國家政治生活大事,又增強學生參與身邊政治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3,最后在練習在設計上突出集體教學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適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導學案】
第三課 第二框 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課前預習學案
一、 預習目標
識記:(1)政府的基本宗旨(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基本要求 (3)公民尋求政府幫助的途徑
理解:(1)政府是如何貫徹對人民負責的原則(2)公民如何尋找政府的幫助
分析: (1)聯系實際中政府的具體行為,分析政府是如何貫徹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 (2)當遇到困難時,如何尋找政府幫助; (3)分析判斷政府是否堅持了對人民負責原則,其標準是什么
二、預習內容
(一)、復習回顧:
1、我國政府的性質是什么?
2、我國政府履行的基本職能是什么?
(二)、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1、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1)政府的宗旨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