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必修1第三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只要條件允許,不一定要等到有了錢之后,才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同時,消費要適度。
提問:“你認為怎樣的消費是適度的消費?”
教師歸納:適度消費是指既不超前,也不滯后的消費。
提問:不超前,也不滯后以什么為標準?“度”是指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限度是什么?
教師歸納:適度消費由家庭或個人的支付能力決定。
比如,同學們制定的消費計劃中,不同收入的家庭在各項支出中的比例是不同的,這是與家庭(或個人)的支付能力相聯系的。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家庭的消費有些類似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過度節省,對家庭對社會都會有一定的負面作用。但是,在中學生中,這種滯后的消費很少,超前消費倒不少。與年齡不相符,與家庭經濟條件不相符。
提問:你能否舉出中學生中的不適度消費的行為?
教師歸納:例如生活中的盲目攀比(不符合家庭實際的穿名牌、騎名車、過生日等)
(以上內容主要與教材p83第一點內容:家庭生活消費必須與國情及家庭收入相結合)
適時適度的消費能夠充分利用現有收入,或利用明天的錢提高今天的生活質量,同時對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人們都希望一生能夠高質量地生活,因此,在消費時要注意可持續消費。
(4)可持續消費(板書)
人們在個人和家庭消費時,不可圖個人的一時消費之快樂,而注意要兼顧后代的利益和公眾的利益。換句話說,不要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破壞。
提問:你能列舉出現實生活中的哪些消費是不屬于可持續消費嗎?
教師歸納:如:捕食國家保護的動物;采食發菜;使用一次性木筷等。
所以,我們在今后的消費中要有意識地遠離不可持續性的消費行為。
可持續消費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現在的生活質量,而且能夠提高子孫后代的生活質量,對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提問:以上我們介紹了科學消費觀,那么,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不科學消費行為有哪些表現呢?
教師歸納:吸毒、賭博、買賣淫穢書刊影碟、賣淫嫖娼、“婚喪事”消費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
中消協于今年初對上海、天津、大連、寧波等19個大中城市進行了“中國城鎮消費者科學消費狀況調查”,調查對象是12歲至65歲的城市居民,共獲得有效樣本10710個。通過調查發現,消費者采取不科學消費態度和做法的仍然占有相當比例:
消費內容
不科學消費態度和做法的比例
消費內容
不科學消費態度和做法
吃
19.0%
文化娛樂
27.2%
住
28.1%
醫療
36.8%
穿
29.9%
環保
53.0%
用
44.8%
因此,樹立科學消費的消費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制定一個科學的消費計劃,所要考慮的問題是很多的。
前面我們講過,目前我國采取擴大內需和積極消費的政策,那么這與我國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是否相矛盾呢?
同學們討論:當前我國提倡的“積極消費”與勤儉節約是否是相矛盾的?
教師歸納:“勤儉節約”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勤勞而節省。今天,如果我們將勤儉節約理解成節省對商品和勞務的消費,“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么,勤儉節約與積極消費就是相矛盾的。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從歷史的角度看,無論是古人的勤儉觀,還是我國建國初期的勤儉觀,產生于物質貧乏,或商品短缺的年代。如果單純從節制消費的意義上理解,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似乎已經過時(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現代人所說的勤儉,是在繼承古人道德思想的基礎上賦予其精神層面的更加深刻的含義,是在追求一種積極的、具有時代特點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