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
4、陳述:由于種種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種雜質、細菌和病毒,僅用靜置、沉淀的方法,還不能將全部雜質去除,我們要選擇衛生、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更好地將水凈化。 4、聽課 明確本課題的教學內容。
二、水的凈化
1、引導觀察:同學們,請注意觀察,在你們帶來的那杯污濁的水,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你們看到了什么變化? 1、回答:燒杯底有些固體顆粒。上層水更清澈,下層水較污濁。 讓學生參與實驗前的準備,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怎樣還可以變得更澄清呢? 2、回答:靜置的時間長一些。
3、陳述:農民為了凈化水,會去藥店買一種廉價的物質——明礬,灑入水中,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進行吸附,使雜質沉降,達到凈水目的,這種凈水方法稱作吸附法。 3、聽教師講解,記錄。 增加學生生活經驗的同時,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
4、組織實驗:請同學們把適量明礬加入到污水中,并攪拌,靜置觀察現象。 4、實驗、觀察現象。
5、提問:還有什么物質也有這種吸附能力呢?講述:市場上出售的凈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水中的雜質。活性炭吸附能力較強,不僅可以吸附液體中不溶性物質,還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雜質,除去臭味。現代科技發展,發明的納米新型材料做凈水器的過濾層,自來水通過時,它不僅能吸附不溶物、臭味,甚至連細菌也能除去,使自來水變為可直接飲用的潔凈水。 5、回答:活性炭。聽教師講解、記錄。 感受到科技的發展,新材料的發明,對人類生活、生產的貢獻。
6、請同學們觀察杯中的污水,明礬加入后,使更多的小顆粒沉降下來,水是變的更澄清了,但還有什么不足呢? 6、回答:沉降下來的不溶物和水是分為上下兩層,而沒有徹底分開。 引導,過渡到過濾操作的學習。
7、肯定同學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將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徹底地分開? 7、回答:慢慢地傾倒杯中液體。用過濾的方法。
8、過濾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將不溶物和液體徹底分開。同學們在課前已經分小組預習了“過濾的操作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用過濾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物和液體分離開來。前后兩個實驗小組互派一位同學,觀察評價對方小組的實驗進程。 8、分小組做過濾實驗。 檢查預習成果,訓練過濾操作,提高實驗技能,培養團隊意識。
9、學生操作完畢后,請學生評價交流。 9、學生評價:
1)濾紙沒有和漏斗壁緊貼。
2)濾液傾倒太快,使濾液未經濾紙而流下。
3)有的同學太緊張,玻璃棒把濾紙弄破了。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以互評的方式培養了學生學習交流習慣,促進團隊意識的發展。
10、請做的較好的一個實驗小組派代表介紹他們的成功經驗。 10、回答:我們課前預習后有一起討論,總結了這個操作的注意事項,并在實驗前,回顧了整個實驗過程,做到胸有成竹。 分享成功。
11、教師總評:同學們觀察仔細,評價也很正確,可見預習這種學習方法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過濾操作注意事項很多,我們總結為“一貼、二低、三靠”,請大家看投影。 11、認真聽教師講解、記錄。 輔導學習方法,理清思路,掌握好過濾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