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
6、講述:蒸餾的原理就是將液態的水加熱變為氣態水,再冷卻為液態的水,這樣水中溶解的物質就被除去了,使硬水能變為軟水。 6、認真聽教師講解。 明確水的蒸餾原理。
7、不同地方的水質是不一樣的,水的軟硬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長期使用硬水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那么長期飲用蒸餾水對身體健康是否有益呢? 7、回答:對身體健康不利,雖然蒸餾水是衛生安全的,但缺少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少微量元素。
四、調查報告交流會:
1、下面請各調查小組向大家匯報一下,你們對當地飲用水使用情況的調查結果。 1、學生調查報告:
1)全村有72.1%的居民使用上鎮里統一提供的自來水;25.6%的居民合作自掘水井,抽水直接飲用;近2.3%的居民仍以挑水或竹管引山泉的方式獲得飲用水。
2)有新聞報道南山鎮芹山村村民壽命較高,是因為該村的水質好,含有有益身體健康的礦物質。
3)南山村藏春路部份居民有“氟斑牙”疾病,原因是居民飲用水中“氟”含量過高,現已改用其它水源,但對當地人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 讓學生以調查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家鄉人民的生活狀況,培養一種“憂國、憂民”之心,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望。
2、同學們的調查報告很精彩,這些報告也說明了一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水資源,那么如何保護好我們的水資源呢,這個課題我們將在下節課中一起學習、研究。 2、聽教師講解、思考。 引起對下節課學習的欲望。
五、本課總結:
請同學看投影。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水,通過靜置、吸附、過濾、蒸餾等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認真聽教師講述,疏理一堂課的所學知識。
總結本課知識要點,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2、硬水易生水垢,與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通過多種方法可以軟化為軟水。
3、過濾操作要點是“一貼、二低、三靠”。
六、作業:
1、課后作業p56 1、2、3
2、社會調查p56 4
3、預習課題4 愛護水資源 記錄 鞏固知識,預習新課
板書設計
課題4 愛護水資源
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學習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從圖書、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媒體上搜集與本教材相關的資料和有關水污染的知識和情況報道。
教學流程
一、課程導入
教師利用學校現有的多媒體設備播放“水的新生”配樂詩風景片。
學生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壯觀的水畫面對本課題產生無限的遐想。
師: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壯觀、多么變化莫測。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水資源。
教師可引出課題──愛護水資源。
二、自學過程
學生閱讀教材,并完成下列測試內容:
1、地球的表面積約有多少被水覆蓋著?( )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是什么?( )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