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3
1.“霧月政變”(1799年)(板書)拿破侖上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恩格斯說:“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多媒體出示這段話)
2.拿破侖的內外政策(板書)師:對內,拿破侖改革財政,頒布《法典》,強化國家機構,鎮壓國內的叛亂,18xx年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具有進步意義。對外,與歐洲反法同盟開戰,解除了外來的威脅。
3.拿破侖所推行的戰爭(板書)
問:你如何評價拿破侖和他所推行的戰爭? 討論回答。
4.拿破侖帝國的崩潰(板書)
師:你認為拿破侖帝國滅亡的原因有哪些?
師:總結主要原因:擴張侵略戰爭激起了被奴役地區人民的聯合反抗。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拿破侖?
師:評價歷史人物時,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應將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第二,看人物的活動是否順應歷史潮流,是否促進社會的發展;第三,要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因此,對拿破侖的總體評價應該是:第一,拿破侖掌權期間,通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第二,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具有: (1)正義性,保衛法國;(2)進步性,保衛和傳播資本主義制度; (3)侵略性,奴役和鎮壓當地人民的反抗;(4)爭霸性,與英國爭殖民霸權,與俄國爭歐洲大陸霸權。第三,拿破侖是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師:關于對拿破侖的評價問題,同學們還可以繼續探討,并準備本學習主題的活動課:《我看拿破侖)。同學們可以閱讀有關書籍。
推薦書目:《拿破侖評傳》李元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拿破侖論》(法國)福爾著(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拿破侖一世傳) (英國)羅斯著(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拿破侖傳》(蘇聯)塔爾列著(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除了這些專著外還可閱讀各種外國歷史人物列傳中的拿破侖傳,以及法國史、歐洲史、世界史著作中的有關章節。
師:拿破侖帝國的覆滅,標志著法國歷史一個階段的結束。請同學們概述本課內容。
師:(本課小結)轟轟烈烈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過去了,拿破侖帝國也覆滅了,但資本主義制度最終還是在法國確立下來,法國成為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所以法國革命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
五、課后作業:比較英、法、美三國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
教學后記:
第5課 殖民擴張與反殖民斗爭
課程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簡述“三角貿易”的基本內容,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與殘酷性;知道英國在北美、亞洲等地殖民掠奪的有關史實;講述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反殖民統治斗爭的主要事跡。
二、能力與方法:概述“三角貿易”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分析“三角貿易”和英國殖民掠奪的影響,培養學生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拉丁美洲和印度人民的反抗爭,分析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斗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