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3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三角貿易”和英國的殖民統治中,認識到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和野蠻性,從而體會馬克思說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通過概述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英國在北美和亞洲的殖民掠奪;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難點:對“三角貿易”的認識和評價
教學過程:
用馬克思的話:“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引入心課學習
一、“三角貿易”
1.學生讀教材,明確什么是三角貿易。明確:指歐洲、美洲、非洲之間的貿易,它們的路線形成三角形
2.思考:三角貿易出現的背景:回答后明確:15世紀末16世紀初,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歐國家開始了向海外的殖民擴張,先后入侵美洲、非洲、亞洲地區。(充分利用地圖講解。)
3.概括三角貿易的內容和路線,以及三邊的特征、影響(對歐洲、北美、非洲)?
4.討論:三角貿易的影響,我們該如何理解馬克思的話的含義?
回答后明確:“三角貿易”的影響: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一問題,一方面,對于殖民者來說,給殖民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巨額的資本。另一方面,對于殖民地來講,是巨大的災難。從這兩個方面綜合來看,歐洲殖民者的資本原始積累是建立在對殖民地掠奪基礎上的,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二、英國的殖民掠奪
1.讀教材,說說,英國是怎樣奪得海上霸主地位的?
明確:英國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與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發生了矛盾.先后發生了英西戰爭、三次英荷戰爭和英法殖民戰爭。通過這些戰爭,英國打敗了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到18世紀中葉成為了海上霸主。
1763年間,英法兩國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結果英國打敗了法國,奪取了法國的一些殖民地。
2.概述英國在北美、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掠奪的情況。
明確:在北美,英國建立了13個殖民地,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在非洲,占領了塞內加爾等地;在亞洲,將印度完全占領為殖民地。
3.請學生講述英在印度實行殖民統治的史實。明確:英國殖民者克萊武在印度瘋狂掠奪。通過占領印度、侵吞印度土地、武力洗劫、征收高額稅賦等手段掠奪印度。
4.讀圖,理解英國是“日不落帝國”的含義
明確:經過兩個世紀的擴張,到19世紀,英國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英國成了“日不落帝國”。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本子目由學生自讀,通過抓典型事例講故事方式完成。
老師提示:本目選取的是兩個典型事例:拉丁美洲和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從而體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正義性。
教材重在突出兩個人物: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通過概述兩位領導人的活動,感受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決心和信心。首先,教材講述了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活動是領導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斑牙的殖民統治,最終贏得了多個拉丁美洲國家的獨立。教材小字內容對玻利瓦爾進行了較洋細的介紹。接著,教材講到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后,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其中1857—1859年起義的規模比較大。教材沒對起義過程作較詳細的介紹,重點:突出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