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案 21.曹劌論戰等
明確: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曹劌請見莊公,詢問備戰情況,隨同莊公參戰,大獲全勝,曹劌為魯莊公釋疑解惑。 教師提示:該同學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情節,試以事件發展過程為序概括情節,如何? 學生明確:莊公迎戰一備戰一勝戰一曹劌論戰。 四、研習課文,背誦課文 師生共同研習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學生討論交流本段中的難詞難句,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選一學生翻譯第一段,其余同學評點,指出錯誤、不足。 教師提示本段中的重點字詞。重點實詞:間、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 關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當時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員,此處借指有權位的人。 4.內容梳理 提問:“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可以看出曹劌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曹劌身份卑微。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為國事深謀遠慮。 提問:魯莊公認為戰前需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曹劌是如何評價的? 明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從也。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之屬也。可以一戰。 提問: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 明確:魯莊公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借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下,莊公終于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5.學生根據思路提示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 1.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巨鹿之戰、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城濮之戰等。請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閱讀。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浯。 犧牲玉帛 小大之獄作出犧牲 越獄逃跑 雖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屬也以情動人 忠于人民 參考答案: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 獄:案件;監禁罪犯的地方。 情:實情;感情。 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