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記》,記敘了自己理想居所的美好環境,匡廬秀甲天下,草堂所在地“面峰腋寺”,秀甲廬山,自然是絕勝之境。
感受山川形勝之美,是情操陶冶,也是審美享受。
第1題考查文體意識,對古代散文文體“記”的把握!坝洝背R姷挠袃煞N:一種以記事為主,一種以寫景為主!坝洝蓖ㄟ^記事或寫景來表達作者的情感。題干中的提示“寫作內容和行文風格上”“最近似”很重要。從寫作內容和行文風格上看,《游太和山日記》以敘事為主,穿插景物描寫,這和《小石潭記》《桃花源記》《滿井游記》相似;《廬山草堂記》以寫景為主,借景抒情,這和《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相似。
第2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的前提是對全文的整體把握。前面的內容是粗略記敘行程中所到之處。這一句中先讀懂“連逾”是“接連跨越”的意思,從這里起鏡頭掠過一片山嶺,接著出現具體的景物描寫,顯出了幾幅畫面。寫了桃李,寫了山花,最后用“幽艷異常”收束,所以將句子斷為:“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斷開的每一處,都有相對完整的意思,連接起來又是一個整體。
第3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實詞一般有多個義項。溯:①逆流而上,是原本的字義;②追溯,是后起義。蹊:①小路;②蹊蹺。及:①到達;②趕上;③比得上;④推及、顧及。 旦:①天亮;②(某一)天。根據文中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溯溪行”,即“順著小溪逆流而上”,所以“溯”為“逆流而上”;“蹊徑狹”,即“小路狹窄”,“蹊”“徑”都是“小路”的意思;“杖屨可及者”,即“拄著拐杖穿著鞋子可到達的地方”,所以“及”為“到達”;“昏旦”,即“傍晚和早晨”,所以“旦”為“早晨”。
文言實詞往往一詞多義,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熟悉它們的義項;在結合具體的文言句子進行解釋時,注意選出符合上下文的義項。
第4題考查主謂詞語的搭配。所給的“豎”“張”“走”三個詞語都是動詞,必須明白和它們搭配的“幢”“蓋”“龍蛇”是什么意思,接連三個“如……”的本體事物是“古松”與“老杉”的枝柯!按薄笔枪糯鲀x仗用的一種旗幟,名詞,這里不是與建筑物有關的量詞,“豎”可與其搭配;“蓋”,古代稱傘為“蓋”,有遮蔽作用,所以與“張”搭配;“龍蛇”是蜿蜒行走的動物,可用“走”字作謂語。填入后,句子完整恰切地表達出對古松、老杉的形態描寫。
此類題不是簡單的用代入法就能濟事的,一定要弄清相互搭配的詞語組成后表示什么意思,這個意思在文中是否說得通。
第5題考查對閱讀信息的提煉和文意把握。從“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中可以看出廬山草堂的位置。答“介峰寺間”或“面峰腋寺”均可。解題時要針對問題找準相應的句子,按照要求抓住關鍵詞語并限定四字作答。
第6題考查課內文言名句的默寫和課內外知識的鏈接。考的是對《醉翁亭記》相關內容的識記,并由本文的描寫引起聯想。注意提示“四季之景的句子”,所寫語句不可多出或遺漏。
第7題考查句子翻譯。這個句子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有四點:其一,“介”字后面省去了“于”,翻譯時要注意補上;其二,“其境”指代的是“那個地方”,說“草堂”反而不合適;其三,“勝絕”指“最美好的”;其四,“甲”,是“第一”的意思。詞語的意思理清后,再將句子的意思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