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3)及下船 及:
3.湖上的長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筆下為什么是“一痕”“一點”“一芥”?
4.到了湖心亭,寫亭中人的驚喜有什么用意?
5.文章結尾借舟子的一個“癡”字點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性格特征?
6.說說這篇游記是怎樣將敘事、寫景、抒情有機結合起來的。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下面劃線詞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組是 ( )
a 春冬之時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 其間千二百里
其真無馬邪
c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以其境過清
d 故漁者歌曰
故自號曰醉翁也
2.解釋下面劃線詞的含義。
(1)略無闕處( ) (2)不見曦月( )
(3)良多趣味( ) 。4)晴初霜旦( )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4.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 ( )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石渠記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③魚。又北曲行紆余,睨④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⑤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⑥焉。風搖其巔,韻⑦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⑧朽,決疏土石,既崇⑨而焚,既釃⑩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1〇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
【注釋】①渴:潭名。②泓:水深的樣子。③倏:迅速,極快。④睨:斜著看。⑤詭:奇異。⑥庥:同“休”。⑦韻:和諧悅耳的聲音。⑧翳:遮蔽,隱藏。⑨崇:增長,這里指堆積。⑩釃(shī):疏導。1〇蠲(juān):使清潔,整修。
1.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標出兩處)
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2.解釋下面句劃線點的詞。
(1)民橋其上( )
(2)潭幅員減百尺( )
3.用現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
(2)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
4.文中寫了哪三處景觀?具體說說泉上的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游沙湖
蘇軾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余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