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XX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試題)
答案:1.形象地點出說明對象的特征;引發(fā)讀者閱讀的興趣。(答出兩個要點,意思符合即可) 2.葉面上的灰塵經(jīng)雨水清洗能變得清潔干凈。(意思基本符合即可)3.①葉表面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多重微米、納米級的超微結(jié)構(gòu)。(或:葉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蠟質(zhì)顆粒,覆蓋著無數(shù)的突包,每個突包的表面又布滿了更細的絨毛,在突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滿著空氣。) ②蓮葉上的水會在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狀,風吹動水珠在葉面上滾動時,水珠沾起葉面上的灰塵從上面高速滑落。(意思符合即可)4.使得葉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潔;能防止病原體的入侵,不易生病。(意思符合即可)
分析:這是一篇生動形象的科普說明文,取材于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蓮花。文中提出的“蓮花”效應(yīng),讓我們對司空見慣的蓮花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我們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知欲。文后共設(shè)有四道題,分別從手法作用品析、語言表達、詞句理解、文意概括幾方面對考生的閱讀能力予以考查。
第1題考查對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與品析。此題易誤處在于,有些考生可能誤解開頭的“閑語”:說明文簡潔平實,寫到文學作品中的蓮花形象,有何用處?于是,便隨
意地答“為增加文采”。但這樣的作答是不符合說明文閱讀思路的。作者開頭的“閑筆”不閑,正是以大家熟知的文學形象蓮花,來生動形象地點出說明對象的特點——高潔;并引發(fā)讀者閱讀的興趣。
第2題考查語言概括、表述能力。題干中已給定閱讀范圍“第二段”,如果忽視這一點,就有可能答成“蓮花效應(yīng)”的作用、功能等,而不是針對第二段中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
第3題考查對詞句的理解。要“還原”加點詞指代的內(nèi)容,首先要把加點詞所在的句子“還原”到原來的位置,聯(lián)系相應(yīng)的上下文,予以概括。①句是一個段首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并對上段內(nèi)容作出高度概括。因此要鎖定第四段,圍繞“葉面超微結(jié)構(gòu)”等關(guān)鍵詞來組織語言。②句同樣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段首句。答這兩個小題,如果不能準確找到題目語句所對應(yīng)的信息范圍,即鎖定相應(yīng)段落,則回答就會失分。
第4題考查對文意的把握與概括。答案有兩點,需要對文意予以概括,有的考生只答第一層“保持清潔”,而忽視由第一層作用衍生出來的第二層保護作用“防止病原體入侵”,造成答題不全面。
能力提升練習
ⅰ中考試題精編
(一)動物也在全球化
張凱峰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類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相似。人們使用同樣的科技產(chǎn)品,追求同樣的時尚,采取同樣的生活方式,將來甚至還有可能使用同樣的語言。“地球村”這個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詞了。人類變得彼此越來越相似。這事好還是不好,人們還在爭論。
②在野生動物的世界里,同樣的事情也正在發(fā)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動物也正在長得越來越像。科學家批評說,由于人類的流動,野生動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從而使動植物品種的地區(qū)差異變得越來越淡。
③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生物均質(zhì)化”。這種現(xiàn)象對于生物世界的地區(qū)特性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威脅,己經(jīng)引起了自然資源保護管理論者的高度重視。事實上,人們不久前才剛剛開始認識到“生物均質(zhì)化”意味著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結(jié)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會變得越來越少,同一物種之下的品種也會變得越來越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