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十一)閱讀古詩,完成1-3題。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詩中通過寫景來點明時令的一句是 ,融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一句景物描寫是 。
2.詩中哪些事物使作者感物傷懷,引出思念之情?
3.聯系讀過的杜甫的詩句,有哪兩句和“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意思相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內心世界?
(十二)閱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回答1-6題。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寫出詞的上闋內容的三個景色層次。
2.找出詞中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勾畫嚴冬威猛雄奇景象的句子。
3.解釋畫線語句的意思。
4.寫出詞中的一處對偶句。
5.賞析“欲與天公試比高”這一句的修辭手法在詞中的作用。
6.說說這首詞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古詩文閱讀訓練題答案
第一節 文言詩詞
ⅰ中考試題精編
(一)1.a 2.這首詩運用了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分析示例:草樹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論高下。(二)1.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種蕭瑟的氣氛。表達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難歸的思想感情。(三)1.“臥”字把小兒的天真、活潑、頑皮和盤托出,躍然紙上。(答出“天真”“活潑”“頑皮”任意兩詞即可) 2.第一問:全詞充滿了和諧閑適、其樂融融的農村生活情趣。(意思基本相同即) 第二問:表現出詞人對和諧快樂、閑適恬淡的鄉村生活的喜愛贊賞之情。(答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贊賞”即可)(四)b(后四句為實寫之景)(五)1.家國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 2.a(“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六)1.明凈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飄動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鏡子”中蕩漾。(說明:語言要生動、形象) 2.要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或:要保持心靈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斷接受新事物的洗禮。)(說明:大意正確即可)(七)1.夏夜(同時扣住“夏”和“夜”兩個元素即可) 閑適(或:淡泊、喜悅、欣慰、怡然自得) 2.(1)鄉村納涼的人們(村民);(2)詞人(作者)與同伴;(3)夜行人;(4)蛙兒們(八)1.最愛(愛) 2.這兩句詩寫鶯和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幾處”“誰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節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特點。(說明:須抓住兩點,即描寫的景物和所表現出的春的特點)(九)1.憂國傷時 2.示例一:詩人因感時恨別,見花而落淚,聽到鳥鳴而感到驚心。示例二:以花、鳥擬人,花感時而落淚,鳥恨別而感到驚心。(十)1.前兩句描繪出了水天一色、廣闊渺遠的山水遠景,后兩句描繪出了水勢浩大、波瀾起伏的眼前景象。 2.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十一)1.顏色淺黃,形態纖長、輕柔。 2.“引”字照應了“百尺”一詞,描繪出一幅柳條和中倒影相連的畫面,優美而有動感。(十二)1.凄清(孤寂、凄涼、清冷) 2.一是除夕之夜獨自一人寄居旅館,二是對故鄉親人無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逝。(十三)1.雨量之大,雨勢之猛。 2.白居易的詩以“野火”襯托青草頑強的生命力;曾鞏的詩通過與“桃李花開盡”作對比,突出了青草難以摧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