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⑤對于年輕人來說,更應確立萬事開頭易的信念。要知道,“萬事開頭難”的“老人言”,多半只適用于對已然有所發端的事情的回憶,是一種“后怕”式的自我肯定與“給歷史定位”的欣喜之言。
⑥并不是想否認凡做事都有難為的一面,開頭當然有開頭那特定的難為之處。不過,經的事多了,對比之下,就覺得同開過頭之后的持續發展中的難處相比較,伸腳邁出第一步,還是容易一些。
⑦其實,很多打頭陣的人,那時就是憑著一股正義之勇,并沒想得那么四角周全,便實踐上了。后來遇到種種復雜情況,要堅持下去,實在是更為艱難。
⑧現在回想起來,那“開頭一腳”甚至是在不知深淺的情形下踢出去的。最難的是什么?是往下健康發展,并直到如今還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實力。這就是說,即使開頭確實也難,但從戰略上把開頭想得容易一些,建立一種“開頭容易持續艱難”的心理定勢,對年輕人來說,有利于心性的成熟;對于成年人來說,有利于在環境的變化中加強自我調適的能力。
(有刪改)
1.文章開頭連舉三個事例,其目的是什么?
2.請為第④段的橫線處補寫一個總結的句子。
3.請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文章最后三段所表述的內容。
4.品味語言,回答問題。
(1)“第一堂課居然平平安安地支撐到下課鈴響……”“居然”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他們有著這樣那樣的向往,也具備實現那個心愿的至少是部分的條件……”加點的“至少是”可以去掉嗎?說說理由。
5.“萬事開頭難”是前人經驗的總結,“萬事開頭易”是作者對生活獨特的理解。請你以“知足者常樂”或“不知足者常樂”為主題寫一段議論的話,表述自己的看法。(不少于80字)
(三)妥協是一種藝術
毛彥
①“妥協”一詞在人們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用到,而且在很多場合都是以貶義的形式出現的。通常人們把其當作軟弱可欺、無立場、無原則的代名詞。其實,這是對它的誤解,《現代漢語詞典》中就將其解釋為:用讓步的方法避免沖突或爭執。
②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解決繁瑣細微的家之小事,還是處理錯綜復雜的國之大事,如果能夠合理恰當地運用妥協手段,不僅能收獲成功、分享快樂,還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認識水平、處世態度。
③妥協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繁雜瑣事很多,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磕磕碰碰、爭爭吵吵在所難免,以相互體諒的方式看待之、處理之,則心情和暢、家庭和睦、生活和美;而矛盾雙方針鋒相對、互不妥協,則心情不暢、家庭不睦、生活不美。生活需要妥協,妥協更強調從對方角度出發看待問題,積極換位思考,正確認識問題,主動作出合理讓步,為矛盾的化解創造有利條件。妥協其實是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劑潤滑劑。
④妥協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在人與人、國與國的交往中,難免會有分歧或摩擦。一味地錙銖必較、睚眥必報,只會造成相互的隔閡與矛盾;能夠在恰當的范圍內禮讓三分、以退為進,則可以收到相互理解、合作共贏的結果。如
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率團訪華,商談中日建交。在周總理主持的歡迎晚宴上,田中致詞說:“過去的幾十年之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用這樣一句話表示道歉顯然太輕描淡寫了。在場的中方人員都停止鼓掌,氣氛頓時由熱烈轉為緊張。周總理不露聲色,在致詞結束時仍然帶頭鼓掌,給田中圓了場。但在隨后的正式洽談中,周總理嚴厲指出了田中的錯誤,田中不得不作出解釋。在雙方最終議定的正式文件中,日方寫道:“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反省。”中日邦交由此走向正常化。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