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⑦因為愛,所以舍棄,這樣的姿態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編友助讀:本文關于圓明園被劫掠的表述與史實不符,同學們不可不知——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劫掠、燒毀圓明園的罪行主要系英法聯軍所為,不是“八國聯軍”。
尊重史實,牢記屈辱,捍衛民族尊嚴,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可找來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與本文比照閱讀。
1.文章最后一段議論精辟,請依據該段內容給文章擬寫一個恰當而精練的標題。
標題:
2.針對佳士得拍賣圓明園文物的行為,作者在②③段中論述其拍賣的本質是 ;而在④⑤⑥段中,作者表述了我們對這些文物應持有的態度是 。
3.從“強盜們似乎磨圓了身上的棱角,紛紛變成了藝術家的后代,想在拍賣市場上與被搶者握手言歡”這個句子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話外音?
4.概括文章第④段的內容,并說說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XX年2月,佳士得公司正式拍賣鼠首和兔首。中國收藏家蔡先生競拍下這兩件文物,然后宣稱不付款,以此方式使得拍賣流產。蔡先生的行為引起熱議,一種觀點認為這種做法機智且體現了中國人的愛國精神;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種不誠信的做法損害了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請說說你對此事的看法。(不少于80字)
(二)萬事開頭易
劉心武
①那一年我14歲,忽然想當作家,怎么個當法呢?給文學刊物投稿唄!我把少先隊過隊日時發生的一樁事寫出來,投給了《少年文藝》雜志。小說雖然被退稿,卻使我嘗到了“開頭”的樂趣。把自己的心愿付諸實踐,實在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艱難。
②那一年我17歲,忽然想當話劇導演,怎么個當法呢?去投考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唄!我大搖大擺地去了,居然闖進了復試。盡管到頭來還是被刷了下來,至今并不后悔,畢竟我想做就去做,勇于“開頭”。
③那一年我19歲,被分配到北京13中那樣一所頗有名氣的中學去任教,而且一去就教初二,只比學生大四五歲,大家都為我捏把汗,怎么壓得住陣腳啊!可是我抬腳一邁,也就邁進了教室的門檻,第一堂課居然平平安安地支撐到下課鈴響,“開頭”還是并不難。
④這就是我的人生經驗:萬事開頭易。至少是,萬事開頭并不一定都像人們告誡你的那么艱難。我遇見過不少的人,他們有著這樣那樣的向往,也具備實現那個心愿的至少是部分的條件,機遇就在他們眼前,障礙也很有限,可是他們總覺得萬事開頭難,猶猶豫豫、優柔寡斷、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其最好的結果,也無非是述而不作。他們徒白了少年頭,一生總是任由外在的波流挾載而行,甚至到了老年,離退休了,一些積淀多年的欲望上揚起來,比如想彈鋼琴、欲粉墨登場、想寫小說、欲割雙眼皮美容……實現這些欲望的錢也有了,閑也有了,可是,還是開不了頭。“這么大年紀學彈琴,不讓人笑話嗎?”“小說是那么好寫的嗎?也沒經過正規訓練!”“滿頭白發跨進美容院?縱有那個心,哪來那個膽!”……所剩不多的時日在分分秒秒地消逝,他們人還在,心不死,可就是“開不了那個頭”——其實, 。